“塑胶场地的防滑系数达标吗?教室内的甲醛含量检测了吗?”8月21日上午,烈山区第一幼儿园建设现场,区人大代表甘甜蹲下身,用手触摸刚铺设完成的操场地面,向施工方负责人抛出一连串问题。当天,烈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区人大代表,沿着“托育—养老—教育—交通”民生线路,对2025年度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开展专题视察,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用监督推动工程进度。
幼儿园里问“三难”:让孩子入园更安心
走进烈山区第一幼儿园新园区,彩色的卡通墙绘、完备的教育设施让人眼前一亮。“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正在配套餐饮设施,预计8月底竣工验收。”项目负责人手持施工进度表,向视察组详细介绍。
“我们小区有10多个3岁以下的孩子,家长们最担心‘托育难’,这里能提供多少托位?”家住附近小区的区人大代表任启宇走到视察组前,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区教育局负责人立即回应:“幼儿园建成后将开设2个托育班,提供60个托位,有效解决‘入园难’问题,还会配套‘延时托管’服务,考虑增设校车服务,解决家长‘接娃难’问题。”
任启宇代表仍不放心,指着幼儿园前区域说:“门前没有停车区域,一旦启用将会造成交通拥堵且带来安全隐患,建议硬化门前场地……”教育局负责人当场承诺:“会后就研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开园前消除这些隐患。”
养老中心听民需:让老人养老更舒心
“这里的饭菜合口味吗?服务怎么样?”在洪庄村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曹梅站在树荫下与老人们拉起家常。此时,早餐刚过,几位老人正坐在活动区的长椅上放松,餐厅里飘出淡淡的消毒水味。“饭菜软和,还能根据大家的要求及时调整菜单,收费也不贵,服务也很周到……”大家交口称赞。
服务中心智慧管理室内,一面写着“尊老敬老真心为老、护理服务皆为一流”的锦旗引起大家的注意。省人大代表、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娟介绍:“这面锦旗是社区周桂兰子女送的,老人入住时不能站立,进院不久,在护工的精心护理下竟能自由站立,老人的家人十分感激,于是送了锦旗表示由衷地赞许。”
为精准对接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需求,破解服务难题,区政府对洪庄村、前岭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实施嵌入式升级改造,6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融合智慧养老平台,实现“医养一体化”,配备远程医疗系统及适老化设施,已成为全市嵌入式养老标杆项目。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
提升工程看成效:让民生答卷更暖心
校园基础设施、农村公路两项提升工程也是当天的视察内容。离开养老服务中心,视察组来到赵集中心学校。教学楼正在安装设备,工人站在脚手架上刷涂环保涂料。“原来的教学楼墙皮脱落,下雨天还漏水,现在翻新后,条件不比城里的学校差。”校长曹丙书指着焕然一新的教室说。
“作为教师,我知道细节对教学的影响”,区人大代表甘甜深有感触地说,“在监督施工过程中,施工队在设计时能主动征求一线教师意见,调整黑板高度适配学生视线、预留多媒体接口方便教学等,让多功能教室真正为课所用,这种把教学需求嵌进基建细节的做法,让我们感受到民生工程的‘教育温度’。”
在蔡四路(黄营—东风段)改造现场,崭新的沥青路面延伸向远方。“这条路原来只有4.5米,会车都很困难,现在路面宽了还直通‘龙脊天路’南入口,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区人大代表、黄营村党总支书记李进自豪地说。区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已于5月初建成通车,惠及沿线近万群众出行,被群众称为通往乡村振兴的‘致富路’。”
座谈会上谋实招:让监督效能更持久
在随即召开的座谈会上,区政府负责人汇报了人大代表票决的6项民生实事项目总体进展情况,视察组成员踊跃发言,气氛热烈。“部分项目进展缓慢,主要是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农村公路建成后的养护同等重要,容易出现‘重建轻管’现象”……代表们结合视察所见,直奔问题要害。
“我们已建立‘月调度、季通报’机制,压实牵头单位责任,对滞后项目挂牌督办。”区政府副区长张永恒回应。针对家长关心的幼儿园甲醛是否超标问题,区教育局负责人表示,将先使用原有设备,待新设备除味检测合格并向社会公布后启用。关于资金拨付不及时问题,区财政局负责人表示,对民生实事资金优先保障,将排出计划分批拨付到位。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曹梅指出,区政府要克服困难,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年底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接下来我们会持续跟踪监督,对推进不力的部门进行约谈,常委会年底将专门听取项目完成情况的报告并开展工作评议,测评结果报送区委,并向社会公开。”
烈日下,视察组的车辆缓缓驶离项目现场。窗外,新建的幼儿园、幽静的养老中心、忙碌的施工工地,构成了烈山区民生改善的生动图景。正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缪瑾所说:“每一张选票都承载着群众的期待,我们要当好民生实事的‘监督员’‘服务员’,让一张张施工图尽快变为一个个实景图。”
通讯员杨宏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