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繁花竞绽放 ——烈山区积极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旅游新格局

2025-09-26 08:57    淮北新闻网

 

9月17至18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栏目组走进烈山区烈山镇榴园社区,实地探寻榴园社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产业新局面,重点聚焦当地“跨村联营、联村共富”绘就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近年来,烈山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系统思维谋划全域旅游布局,以攻坚姿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创新理念激活文旅产业潜能,积极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全域旅游新格局。2024年,烈山区成功入选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165.45万人次,旅游收入11.59亿元。

串点成线,文旅产业多点开花

7月5日,烈山区古饶镇秦楼村星空田园景区正式开园。这座占地270亩的景区按照国家3A级景区标准建设,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有机融合,成为古饶镇乡村振兴的特色文旅新地标。烈山区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统筹全区各项资源,真抓实干,努力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加强组织领导。深刻认识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成立高规格全域旅游创建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一把手”牵头、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

盘清文旅资源家底。以“山水新城、美丽烈山”为核心品牌,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以文旅资源分布为轴,进行区域差异化布局。东侧整合化家湖、龙脊山、四季榴园等山水自然与农业资源,打造集自然风光游览、石榴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带;中部充分发挥南湖景区优势,依托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成果,打造城市绿肺与生态教育基地,开发游船观光、鸟类观赏、科普研学等旅游项目;南部依托古饶镇草庙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秦楼乡土风光、赵集二级扬水站等,发展红色教育基地、山水田园、70年代水利建筑展现,旨在将烈山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全域旅游新高地。

实施重点文旅项目。先后完成石榴博物馆改造提升、赵集扬水站修复、明清石榴园景观改造工程、星空田园旅游综合体,草庙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工程、一矿1958文创园、龙吉云舍等重点文旅项目正持续推进,通过全域布点,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多方联动,放大业态聚合效应

5月1日,烈山区石榴红了文创街区人声鼎沸,香气四溢,淮北市第四届地锅鸡美食文化节在锣鼓声中拉开帷幕,通过厨艺比拼、美食体验、非遗展演等多元形式,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美食文化盛宴,有效拉动假日消费,助力乡村振兴。烈山区依托山水画廊资源和生态历史文化,扎实做好“文旅+”文章,不断增加旅游产品新供给。

推动“文旅+研学”融合发展。挖掘传统文脉,开发孙氏面塑、李氏布鞋等非遗项目,变非遗产品为旅游商品,研发“烈山印象”“石榴之恋”等文创产品10个系列40余种,用好石榴博物馆、草庙华东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南湖景区等文旅资源,推出四季榴园科普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等旅游线路。

推动“文旅+美食”融合发展。连续举办4届地锅鸡美食文化节,开展“烟火相城、寻味烈山”美食宣传活动,印制烈山美食画册、制作美食宣传视频。打造华翊文旅街、石榴红了文创街区等,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娱乐等一站式服务,通过“美食旅游”,焕活烈山文旅烟火气。

推动“文旅+体育”融合发展。在“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化家湖、南湖景区等地,相继举办长三角自行车联赛(安徽淮北站)、淮北市首届全国城市精英重机文化节、烈山区首届汽车旅游文化暨越野(SUV)交流巡游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0余场,通过赛事引流、体旅融合,带动旅游消费。

活力迸发,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9月20日,四季榴园景区四季亲子乐园内,成群的小朋友在尽情玩耍,乐享假日好时光。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里便是孩子们的必打卡景点之一。烈山区把握文旅消费新趋势,培育多维度沉浸文旅体验,释放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探索景区托管运营。打破村域限制,四季榴园景区周边14个村居入股联营成为合作主体,成立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公司,通过“公司联建、项目带动、联营共享”模式,以“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为串联载体,开发各类娱乐项目10余个。2024年,四季榴园景区接待游客13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约1000万元,间接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收入3800万元。

打造“龙脊天路”旅游地标。投资1.5亿建设最美旅游风景道,将南庄、蒋疃、黄营等8个村庄串联成线,变“生态旅游线”为“产业发展链”,让塔山石榴、黄营灵枣等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各地。2024年,“龙脊天路”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带动沿线综合销售收入超5亿元,入选第二批安徽省旅游风景道、全省百佳“皖美消费新场景”。

发展特色农旅产业。全区各镇村按全域旅游“一张图”推进,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烈山镇榴园社区发展乡村民宿、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业态,打造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古饶镇草庙村打造红色文旅,深耕研学资源;宋疃镇和村社区统筹集体收益和乡村振兴资金,探索旅游开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记者  王守明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