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烈山区宋疃镇古饶社区居委会,清爽的墙面令人眼前一亮。村民侯老师在村务公开栏前查看收支明细时感慨:“以前满墙挂牌像打补丁,现在看村务透亮得很!”这是该区深化为基层减负工作的缩影。目前,烈山区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推动干部回归干事本位。
在精文减会方面,该区制定2025年度发文开会和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其中“督检考”精简为13项,数量同比下降45.8%;通过制度化规范减负流程,实现“减量”与“提质”同步。“过去80%时间用来处理文件、参加会议,现在能沉到村里解决问题。”一位镇干部坦言。优化2024年度考核体系,镇(街道)考核指标从309项压减至124项,事项数量精简60%,纸质台账核查全面取消,改由责任单位凭实绩打分。开展村级减负督查9次,整改村(社区)挂牌、借调等问题43个,取消多余数据报送、评比考核事项。
在全区政府系统推广应用重点工作督办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发布督办事项149件,已办结完成22件,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重点工作“闭环式”“清单化”管理。涉企服务同步优化,梳理9项联合检查事项,推行“综合查一次”机制,已开展联合检查3次,减免企业罚金65.1万元。2025年以来入企执法检查60次,全部落实备案且同比减少20%,34家执法主体信息已公示。针对“指尖形式主义”,清理政务工作群组9个,完成50余家单位政务应用排查,1个程序已通过省级备案。
“减负不是减责,是让基层干部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烈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区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推动基层治理效能再提升,让基层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减负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记者 王守明 通讯员 任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