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栏的话:
“智”造集群崛起,“诗”意山水蝶变,“暖”意生活可及——这片生机盎然、潜力无限的发展沃土,正以创新之笔挥毫泼墨,绘就产城融合的新画卷。即日起,本报推出《向东看新烈山》系列报道,走进热火朝天的项目现场、绿意盎然的文旅地标、温馨和谐的活力社区,聚焦产业升级之“锐”、生态焕新之“美”、品质宜居之“实”,为您生动呈现烈山区抢抓新机遇、奋力新突破、加速新崛起的火热实践。这里的故事,值得期待!
向东看,新烈山。
从“蓝图初展”到塔吊林立,从规划先行到现代化新城蝶变跃升,教育、医疗、产业、文旅、商贸与人居资源正加速汇聚,烈山区以新生之势焕新升级。
如何实现“新”与“优”的突破?如何推动发展再上新台阶?
“安居与乐业齐步,打造最近的‘诗与远方’”——烈山区采取“锐意产业革新、诗意生态焕新、暖意民生提质”的复合路径,推动城市能级全面跃升。通过技术产业集聚、文旅深度融合、宜居环境打造,这座焕新之城正加速成为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锐意】
锚定特色产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跃升
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机遇,近年来,烈山区新蔡工业园聚焦高端智能制造,成功引进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落户。
走进淮北新骏电子科技车间,全自动模切机正批量生产用于高端家电的薄膜电路。“我们已与苏泊尔、飞利浦等品牌达成长期合作。”公司生产经理展示着厚度仅0.1毫米的柔性电路板,这个浙江产业转移项目不仅带来5800万元投资,更填补了淮北精密电子元件制造空白,产品打通了国外销路,出口比例达30%以上。
相隔不远的安徽圣方机械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奏响着工业交响曲——从自动下料、精准切断到智能加热、数控锻压、恒温回火,全流程数字化工序无缝衔接。作为烈山区科技创新标杆企业,该公司已连续9年保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累计获得7项发明专利和41项基本实现产业化的实用新型专利,上半年实现产值近6000万元。其参与的矿用设备国际标准制定,标志着烈山制造正走向世界舞台。2011年企业落户时加入的李勇,目前已在圣方机械担任要职。“刚来时,忙完工作没地方可去,一到周末就想着蹭公司领导的车回市区。”谈起刚来时的印象,李勇深有感触地说。在打拼的时光里,周边的环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我在附近买了房,一家人都在这边工作生活,小孩也就近上了幼儿园,感到很幸运、很满足。”李勇说。
“产业是新城发展的造血干细胞。”烈山区发改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未来全区将紧扣“以产促城、以城兴产”,通过构建“产业工人—技术白领—创客群体”的多元就业生态,让产业园与人才公寓比邻而居。
【诗意】
绣出“榴”光山色,从“过境地”到“目的地”的变化
“山水新城,美丽烈山”始终是烈山区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位于龙脊天路的明清石榴园,依托4A级四季榴园景区优势,成为新烈山文旅版图上的璀璨明珠。
在解释新建成的“蘧庐”民宿的命名深意时,明清石榴园乡村文旅项目主理人邵景卫道出了其别具用心:“‘蘧庐’典出《庄子·集释》,原指古驿站供旅人休憩的场所。我们取其‘暂歇身心、回归本真’之意,希望为现代人打造一处安放心灵的精神驿站。”
这片依山而建的民宿集群,将皖北特有的石砌院落与现代LOFT设计完美融合,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来打卡,节假日入住率高达95%。“让更多人停下来感受烈山、品味榴园,是我们的初心。”邵景卫告诉记者,明清石榴园通过打造精品民宿、开发研学课程、组织农技培训等多元业态,有效盘活资源,走出文旅融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蜿蜒曲折、风光秀丽的龙脊天路,如珠链串联起区域文旅资源。
这条安徽省旅游风景道,连接石榴博物馆、四季亲子乐园、榴园滑雪场、云端露营等节点,已举办全国城市精英重机赛、长三角房车集结赛(淮北站)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0余场。2024年入选安徽省百佳“皖美消费新场景”。
铺开烈山区旅游地图,以“G3京台高速”为轴,西侧是以南湖公园为代表的湿地景区,东侧向北延伸出一片青翠,南庄杏树林、明清石榴园、八里岗水库等风景名胜星罗棋布,往南则有七彩和村景区、黄营彩色骑行小镇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全域旅游跃然纸上。烈山区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烈山区入选2024年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将用好这块金字招牌,推进生态和旅游融合发展。
【暖意】
提升宜居需求,从“建楼房”到“造生活”的进阶
没有教育、卫生等功能配套,产业发展就会失去基本依托。产城融合,既要抓“产”的集聚提质,也要抓“城”的优化升级。
驱车行驶在沱河路,新一中、市人民医院、淮北师范大学、华翊广场等,逐一落子在新区的“棋盘”上。公园、儿童游乐区、观景台、自行车道等配套应有尽有,市民们或徒步健身、或亲子休闲、或随心漫步,构成一幅颜值“亮眼”、气质“润心”的和谐画卷。
占地90公顷的花山公园由废弃采石场完美蝶变。公园里绿化覆盖率100%,不乏美国秋红枫、蓝冰柏等珍稀品种,打造银杏园、樱花园等主题景观,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引入多元场景与服务,仿古建筑群构成全景看台;粉黛草、金鸡菊等季节性花海成为打卡点;配套建设的6000平方米的文体中心,包含游泳馆、健身房及羽毛球场地等,让城市的“后花园”延展为市民的“生活会客厅”。
绿金花园、绿金新城、悦澜山……连片新起的高品质住宅,风貌协调、交通便捷、环境宜居、配套完善。“出门就能买到新鲜菜,家门口要啥有啥,出去玩也方便!”入住悦澜山小区近一年的陈兰英老人,脸上漾着满足的笑容。此外,熙园、状元府、悦溪杏林等开发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将进一步促进人口的集聚。
万家灯火可感,民生温度可及的坚实承载,就在社区里。2024年5月,绿金社区成立,推行党建引领“大物业”管理模式,整合社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机制。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由社区党支部牵头,召集各方主体,通过协同分析,精准界定责任主体,明确整改时限,将群众诉求从“待办清单”快速转化为“满意答卷”。
同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办公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为理念,积极对接社会资源,计划设置文明实践站、儿童阅览室、共享健身房、中医养生馆、便民奶吧等区域,打造居民心中的“幸福港湾”。“我们下班后只把办公场域封闭,所有的资源都是居民共享。”绿金社区党支部书记谢保成介绍,未来,社区将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自卖头”市场落地、引入发展合伙人等工作,不断激活社区场景,以“绣花功夫”打造居民的“幸福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城市功能的不断优化,将规划蓝图转化为触手可及的美好生活。在“向东看”的发展视野中,烈山以日新月异的变迁,书写着产城融合的品质进阶之路。
记者 于晓
通讯员 邓亚萍 实习生 曾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