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区农水局高质量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2024-10-16 09:52    淮北新闻

近年来,烈山区农水局围绕“队伍建设、人才培育、环境优化”三个关键环节,聚集各类人才扎根农村竞相创业,打造人才培养、使用一体“生态链”,大力培育懂农业、会管理、爱农村的“三农”人才队伍,让“新农人”“田秀才”和“土专家”真正“香”起来。

聚焦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配优驻村工作队伍,坚持从“派优、强训、严管、关爱”四个方面发力,严把年龄、党龄等关键要素,优先选派“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群众评价好的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提升,充分发挥派驻工作队员的行业优势。同时,足额拨付驻村工作队员各类补贴,为他们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

抓实人才培育,为乡村振兴厚植“发展引擎”。强化乡村治理人才的全面培育,积极开展对乡村振兴党政人员、退役军人、第一书记等乡村治理人员在政策、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育,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适配乡村振兴的“三农”干部队伍。持续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48名科技人才下沉、科技服务到村,有效化解“三农”工作专业人才供需矛盾。2023年度,全区科技特派员累计转化科技成果93项,服务企业125家,培训农户5352人次,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7个,促进企业增收678万元,村集体及农户增收1014万元。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面向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申报工作,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2023年烈山区首批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28人,其中高级9人、中级9人、初级10人。对获得乡村振兴人才职称农民,建立专门档案,纳入乡土专家库管理。组织取得职称的农民到高校研修培训,赴先进农业经营主体参观考察、现场观摩交流,组织高水平农业领域专家与农民进行交流活动。此外,对取得职称的农民,在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享有优选权。

记者刘露

通讯员杨正宏张莉莎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