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潮涌启新程 串珠成链谱华章——淮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大环线首发团启动仪式侧记

2025-10-30 09:09    淮北新闻网

 

淮河潮涌,文旅启新。十月的皖北,秋意正浓,晨光洒在淮北四季榴园“石榴红了”旅游文创街区的广场上,一场以淮河之名的文旅盛会在此拉开帷幕。

28日上午9时,200余名来自政府、行业代表,淮北重机俱乐部、淮海经济区自驾游协会的成员,头部旅行商、文旅投资商、媒体代表及社会招募的自驾游客齐聚于此,共同见证淮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大环线首发团的正式启动,携手开启一场穿越皖北的文化旅游体验之旅。这一刻,不仅是一场仪式的开始,更是一条贯穿皖北山河、串联千年文脉“文旅丝带”的真实跃动,标志着淮河文化旅游大环线建设迈入了实质推进阶段。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如今,淮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大环线正是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

淮河,古称淮水,是皖北地区的母亲河,它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今天,它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唤醒”——一条总长2760多公里、串联皖北6市及滁州明光、凤阳、定远和六安霍邱共27个县(市、区)的淮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大环线,正从图纸逐渐走向现实。

启动仪式上,首发团重机组、房车组、越野车组、骑行组代表接过并挥舞着旗帜,仿佛在回应这片土地久违的呼唤。随着主持人的启动号令,机车轰鸣,车队缓缓启动。那一刻,不仅是车轮的转动,更是一个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引擎”正式点火。

首发团沿淮北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一路前行,在云端露营基地感受山风拂面的惬意与旷远,在绿金湖体验亲水嬉戏的欢乐与湖鲜美食的鲜美……这一刻,“环线”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可感可触的现实,沿途的风景与故事都将成为难忘的记忆。

淮北相王重机俱乐部会长高百安站在重型机车旁,语气坚定,“淮北的风景很美,特别是龙脊天路为我们机车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骑行体验。沿途设施越来越完善,风景也越来越有层次。我们欢迎全国的车友都来体验这条‘最美线路’。”来自越野车组的况国良兴奋地表示:“我们开车环绕龙脊天路很是惬意,一路上风景都很好,有露营地、有民宿,有山、有水,随手一拍都是一幅画,非常棒,身心都得到了放松。”他们的声音,代表着千千万万普通旅行者的期待。

据了解,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淮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大环线的重大决策,目的是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提升文旅能级,助力皖北全面振兴。它不仅是“交通线”,更是“文化线”“经济线”“幸福线”。作为交通环线,它构建起“一大环、两小环、多线路”的网络,实现从“点到点”到“环环相扣”的跨越;作为文旅动脉,它串联152个3A级以上景区、30个省级以上旅游镇村街区,实现资源“串珠成链”;作为产业引擎,它通过“路业融合”“双招双引”,推动沿线产业升级、群众增收。

其中,大环线示范段(淮北段)总长度约50公里,起于S502王烈路宿州与淮北交界处,止于百善镇萧淮路与泗永路交口。该路段通过开展道路提质、路景融合,升级改造石榴小镇驿站、绿金湖驿站等重要节点,构建一个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相途新生”旅游廊道。

淮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大环线启动仪式虽然已落下帷幕,但属于大环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大环线建设将全面掀起热潮:通过加快实施路线提质、路景打造、路标提升、路业融合、路宣推广“五大工程”,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谋划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大环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将其打造为优质文旅资源连接线、交旅融合示范线、带动群众增收共富幸福线。

环线贯通,皖北振兴。一条环线,串联的不仅是山水与景点,更是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经济、政府与民众的共同梦想。正如那面在风中飘扬的发车旗帜,这条蜿蜒千里的文化长廊——淮河(安徽段)文化旅游大环线,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文旅融合新篇章。

 

记者 俞晓萌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