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扎实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构建监测网络、打造智慧平台、健全联动机制、培育产业集群等举措,不断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织密监测网络,夯实工作基础。建成覆盖燃气、供水、排水、桥梁等关键设施的高灵敏监测感知网络,累计安装前端感知设备4462套,现已实现对2座桥梁、230公里燃气管网、876户工商业燃气用户终端、259公里供水管网重点区域、367公里排水管网重点区域的24小时全天候监测。
建成智慧平台,提升监管效能。打造集运行监测、态势感知、指挥调度于一体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成功预警并处置各类安全风险139起,预警处置率100%,包括燃气预警24起、城市内涝预警100起等,成效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平台整合了24个下穿桥、10处积水点等重点部位信息,建成了具有淮北特色的防汛指挥调度系统,今年发布了雨前预测23次、内涝预警25起,为相关部门提前布防提供了精准指引。
健全联动机制,处置精准高效。制定运行监测报警联动响应及考核机制,成立市级监测中心,规范处置流程。今年1至8月,平均预警处置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
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示范效应。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市注重培育关联产业集群,依托液化气全流程监管平台助力企业整合与数字化升级。该平台已成为政府部门精准监管的有力工具,相关经验获省住建厅充分肯定并推广。
记者 詹岩 通讯员 王童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