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为加速推进我市分级诊疗制度体系建设,促进市域内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我市正式印发了《淮北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实施方案》。
9月10日下午,我市组织召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培训会,通过现场观摩、经验分享与政策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全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路径,为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下“加速键”。
城市医疗集团与县域医共体作为医联体的两大核心框架,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也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市在医联体建设领域持续发力,在县域与城市层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增进群众健康福祉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县域医改的“主战场”,我市以濉溪县为先锋,积极探索医共体建设新路径。自2016年濉溪县率先拉开医共体建设大幕以来,我市聚焦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这一核心任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多项关键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成为县域医改的“样板”和典范。
城市医改同样蹄疾步稳、亮点纷呈。2023年9月,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该医疗集团由市人民医院牵头,联合相山区5家政府办医疗机构共同组建,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深度整合与高效利用。与此同时,同步推行的医保打包付费机制成为一大创新亮点。通过一系列举措,初步探索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前,随着医联体建设深入,医疗资源“供给不充分、配置不平衡”以及部分医疗集团“联而不通、通而不紧”等问题凸显,我市医改主战场转向城市社区,全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成为当下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淮北市将依据行政区划,以三区作为责任网格进行精准划分,分别组建淮北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淮北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以及淮北矿工总医院医疗集团。为确保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淮北市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到2025年底,初步构建起服务、责任、利益紧密相连的共同体;至2026年,医疗集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成型;到2027年,整合型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异地就医住院占比相较于试点前下降2-3个百分点。
“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责任重大。”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打造权责清晰、治理协同、运行高效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努力探索出具有淮北特色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模式,力争“淮北经验”在省内广泛推广、落地生根。“我们还将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整体水平,奋力谱写淮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夏苗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