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协商两相宜——淮北市政协深化基层协商机制建设纪实

2025-09-16 09:26    淮北新闻网

9月15日,晨曦中的临涣古镇,古色古香,安逸祥和。

熙熙攘攘的青石板路边,茶馆们纷纷开门迎客。一排排当地特有的“老虎灶”上,一壶壶沸水“咕嘟咕嘟”,茶香袅袅间,五湖四海的茶客,三五成群陆续赶来。“南有六尺巷,礼让共和谐;北有一杯茶,一笑泯恩仇……”悠扬的淮北大鼓书声中,濉溪县政协委员、临涣茶馆调委会主任王士宏和往常一样,“泡”在怡心茶楼“政协委员连心茶室”,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征求各方在民生实事办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这个办法好,大伙儿坐得住、听得进,还能真正解决身边事。”对此,居民茶客纷纷点赞。

矛盾纠纷在茶桌前化解

临涣古镇有着600多年的茶文化历史。在这里,茶馆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评论是非曲直的“集散地”,久而久之流传下“有理进茶馆说”的传统习俗。

市政协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弘扬“古相城”历史文化底蕴,倾力打造“有事‘相’商”协商履职品牌,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运河文化、非遗文化、茶文化的时代价值,将议事场景延伸至广场庭院、门前茶台、口袋公园等群众日常聚集场所,指导县区政协打造“连心茶室”“红茶议事坊”等载体,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促共治、以服务暖民心”的基层协商平台建设新路径。

“茶馆是最接烟火气的地方。老百姓捧着茶碗,心就软了,话就实了,矛盾也就有了化解的缝儿。”王士宏这样总结对本地茶馆的理解。2018年初,在市、县政协的指导下,临涣镇在怡心茶楼打造了“政协委员连心茶室”。在这里,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协同配合,传统茶馆的社会功能,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中绽放光彩。

“在茶馆里,我们不仅用书上的理论方法,也用多年化解矛盾摸出来的‘土办法’,总之要把理讲透、把情焐热。”曾有两位家长因孩子课间碰撞纠纷闹得不可开交,还请来律师“助阵”。王士宏带着调解员,先听受伤孩子母亲哭诉“孩子缝了针留疤”的心疼,再劝撞人孩子母亲“谁家孩子不闯祸,将心比心”,最后拉来学校分析监管责任。

“茶凉了续,话急了缓,最后三方坐定,合理划分了责任、解决了矛盾。”王士宏说。

像这样的案例,在“连心茶室”内屡见不鲜,王士宏和委员们还因地制宜创造出“一杯茶调解法”,通过“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诉纠纷”等七个步骤,将复杂的矛盾纠纷在茶香中化解。

挂牌以来,“连心茶室”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0余场次,调解成功率达87.5%以上,实现调解结案率、协议履行率和群众满意度三个100%,广受好评。

社情民意在茶香中汇集

值得一提的是,“连心茶室”不仅是调解室,更是群众的“民意直通车”和“民声传话筒”。

委员们介绍,“连心茶室”开设了社情民意反映日,五位政协委员轮流值班接待上门反映情况的群众,常态化开展调研、视察,在与群众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宣讲政策、化解矛盾、收集社情民意。同时,通过大会发言、提交提案、写社情民意等方式,帮助当地群众解决安装交通指示灯、桥梁维修、名泉保护等问题。

此前,有位村民在喝茶时随口提到村口桥梁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委员们闻讯立即形成提案,推动相关部门解决。仅用两个月就完成危桥改造,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类似的事例在连心茶室里经常出现。

“在茶馆的氛围中,群众更乐于敞开心扉,我们也更能从日常琐事中捕捉到真实需求。”委员们表示,无论是化解邻里间的矛盾纠纷,还是商议改善民生的举措,茶馆里那碗本地的“棒棒茶”,都以其独特的魅力,让基层治理充满了人情味与烟火气。

在助力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委员们的调解,也逐步“规范化”。比如,在解决土地承包款纠纷、环境整治等问题时,“连心茶室”逐渐形成了“群众说事—委员评理—部门回应—党委政府表态”的沟通机制,让群众与政府部门面对面交流,有效解决了一批困扰基层发展的难题。

履职成效在茶室里彰显

在经常光顾的茶客们看来,茶桌就是“议事桌”,茶香就是“疏通剂”,委员们在烟火氤氲中,助力实现基层治理精细化、矛盾化解及时化。

针对群众反映的人居环境整治、旧房改造征迁等方面的问题,市、县政协组织委员、群众代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茶桌会商”,共同想点子、找路子;为了把党的各项便民惠民政策说清讲透,在茶室定期举办读书会、“委员讲故事”等活动……委员们以茶为媒,用充满乡土味儿的方言俚语,让社情民意在茶香中慢慢理顺,推动履职质效不断提升。

“下移协商重心、丰富协商触角,坚持分类协商、避免同题协商,把更多身边事、邻里事、眼前事纳入协商议题,把更多村居干部和基层群众请上协商席,让民主协商更加贴合基层实际、契合群众需求。”濉溪县政协主席刘铁这样介绍茶室的宗旨。

委员们认为,如今的茶室,不仅是调解纠纷的场所、收集民意的窗口、理论宣讲的舞台,更是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在这里,可以倾听民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履职的动力和方向。

“一杯杯清茶,承载的是履职情怀;一缕缕茶香,凝结的是为民初心。”市政协主席钱界殊表示,“连心茶室”等场所,成为让政协委员在一线履职中提质增效,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力载体,有效助推全市“有事‘相’商”等“微协商”活动走深走实,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协力量。他表示,市政协还将持续探寻基层协商与地域文化习俗的契合点,引领更多委员在茶桌上听民声、茶叙中问民情、茶话间纾民困、茶俗里聚民心,让茶香飘出的和谐之音传得更远,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贡献更多淮北政协力量。

记者 肖干 通讯员 任磊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