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开路,靠创新破局。
9月11日下午,一场围绕激发消费活力、推动文旅融合、助力淮北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如期举行。与会企业家和协会代表、年轻干部代表围绕如何打造消费燃爆点、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等畅所欲言,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要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和业态,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委书记汪华东边听边记,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
这场大讨论,不仅凝聚了共识,更明确了方向——面对省委提出的“创新之问”这道“必答题”,淮北正以文旅融合为关键落子,奋力书写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践之卷”。
创新场景
重塑文旅体验新维度
红砖厂房里,钢铁齿轮缓缓转动,长21米、高10米的机械巨兽夔牛发出震天嘶吼,水雾弥漫间,双眼射出耀眼光束,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视听震撼。这不是科幻电影场景,而是淮北新晋文旅地标夔牛天街的日常盛宴。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煤电酒曾经是这座工业城市最响亮的名片。夔牛天街的前身老电厂作为淮北电力产业的重要支柱,见证了淮北煤炭基地的开发与繁荣。
然而,随着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要求提升,这座服役半个世纪的老电厂在2018年逐步关停。繁华散尽,人声远去,只留下空荡荡的厂房和锈迹斑斑的钢筋骨架。
如何让闲置的老电厂重获新生?如何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淮北坚持文旅产业赋能,创造性地践行了“保护优先、功能再造”的原则,在保留原有的红砖厂房、钢铁桁架、蒸汽管道等工业元素基础上,通过巧妙的“微创手术”赋予其新的生命,用创意和科技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
今年7月6日,经过重新改造后的老电厂以新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蜕变为以“工业文化+科技体验”为核心,集工业博物馆、主题商业街区、研学教育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写下生动注脚。
走进这个以《山海经》中“声如雷霆、光耀千里”的神兽夔牛为IP形象的创新场景,赛博朋克风的既视感扑面而来。一层以夔牛机甲巡游、动力游乐设备为核心,打造震撼视听盛宴;二层聚焦文化传承,设置夔牛主题影院与工业科技研学空间;三层专为亲子家庭设计无动力乐园及亲子漂流项目,提供安全趣味体验;四层构建潮玩文创手办及休闲消费复合式业态,成为青年潮玩社交地标。
而紧挨着夔牛天街的淮北工业博物馆,也成了市民和游客的新宠。一件件工业实物,一幕幕工业影像,配合全息投影、VR互动等数字技术,系统呈现淮北从传统煤城到现代能源基地的转型之路。
变“流量”为“留量”,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作为淮北文旅发展的创新试验田,夔牛天街不仅受到本地市民的追捧,其辐射半径更是向外延伸至皖北全域及周边省市,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外溢效应,刚刚过去的这个暑期就接待游客80多万人次。
场景创新正是淮北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密码。
作为皖北首条省级旅游风景道,淮北龙脊天路依托蜿蜒盘旋的山势和绝美的景色创新开发旅游风景廊道,串联起文旅新图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穿梭在云端的盘山公路,每一个转弯都能邂逅不同的风景画卷。淮北这条新晋网红公路,正重新定义皖北最美天际线。
如今,一个个如夔牛天街、龙脊天路的潮流新场景新地标,正不断刷新游客体验边界,织就淮北文旅消费新场景的“复兴之路”!
创新业态
多元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淮北,文旅业态创新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发展趋势,如繁花竞放,生机勃勃。
当最后一缕夕阳为青砖黛瓦镀上金边,濉溪古城非遗夜游才刚刚开始!
灯笼次第亮起,酒旗迎风招展。走在泛光的石板路上,鼻尖飘过香油坊的醇香和刚出炉的壮馍香气,一个个非遗商品摊点引得游客欣赏选购,让曾经沉寂的古城洋溢着浓浓“烟火气”。
濉溪古城保留明清时期古朴风貌,对长650米、宽5米的石板街进行修缮,最大程度保留古朴风貌。古城焕新“开城”后,通过引入分散在县内多地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使得淮北泥塑、宗氏剪纸、淮北香包、濉溪皮影戏、李记壮馍、王家油茶等多达30项非遗常驻于此,充分满足游客对传统工艺体验与非遗文化探索需求,非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此外,古城南大街引入主题餐饮、本地特色及品牌文化餐饮,构建美食休闲体验区,满足游客味蕾;溪水长街则植入新潮业态,如“咔咔照相馆”推出打卡地、妆造、跟拍、节会走秀等以汉服元素为主打的“汉服+”沉浸式服务,为古城文旅增添活力;星聚城项目通过融入电影置景、场景重构、沉浸式融合秀演等方式,对溪水长街提升改造,为游客带来数字文旅新体验……一系列多元业态打造,不仅让游客前来“赴约”,更要让体验感促其“扎根”,实现文旅的“留量”蜕变。
百莲百荷景区也是淮北文旅业态创新的又一成功案例。
今年8月1日,经过精心升级改造,百莲百荷景区正式焕新开园,以崭新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这片位于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宿丁路两侧的生态秘境,曾因采煤沉陷沉寂多年。当地政府秉持“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的生态治理智慧,在约2000亩土地上精耕细作,引种太空莲、九品香莲、大王莲等300余种珍品荷莲。
同时,景区以荷为媒,匠心布局,通过千亩观赏区+文化展示馆解码千年荷韵;浪漫婚庆带则将湖畔礼堂与船屋民宿结合起来,缔造水乡婚典;休闲体验圈由集装箱市集+游船码头+帐篷营地组成,激活湖畔夜经济……湖田相映,莲影摇波,昔日沉陷区不仅蜕变为“皖北荷莲生态博物馆”,而且成了农文旅融合标杆。
此外,“文旅+赛事”深度融合,举办淮BA篮球联赛,吸引线上线下观众70万人次,抖音话题参与人数超400万。“文旅+电商”创新开展,举办段园葡萄采摘节,引入电商直播竞赛,打造乡村旅游嘉年华。“文旅+商业”深入推动,举办绿金湖“千灯之夜”、柳孜文化园“光影城堡夏日游园会”等活动70余场,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在市体育馆推出“体育+夜市+演出”活动,吸引游客12万余人次。“文旅+文博”相辅相成,全市博物馆举办暑期活动80余场,与安徽博物院联袂推出的“大漆——漆器艺术与传承”入选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征集推介项目。“文旅+民宿”绽放新光彩,蘧庐民宿通过整合明清古树观赏园、隐庐餐厅、蓬庐美食村等业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当历史的文脉与时代的潮音在此相汇,当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交织生辉,淮北这座城市的文旅融合发展篇章,正书写着前所未有的生动实践。我们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让文化在风景中“活”起来,让旅游在底蕴中“深”下去,绘就一幅“近者悦、远者来”的锦绣图景,让文旅融合的芬芳,飘向更远的远方。
记者 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