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上安全帽、穿上工装,和车间工人一起组装零件,才真正体会到一线劳动的辛苦,也更明白工会工作要往哪里发力。”9月5日,在杜集区开发区一工矿制造企业里参与市总工会“蹲点+当一周工人”活动的干部感慨道。
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流水线上忙碌的身影中,多了几张新鲜面孔。他们和工友一起组装零件、打包产品,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休息时捧着水杯聊家长里短……这不是普通的工人,而是市总工会机关下沉一线的干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成果,市总工会以“察实情、解难题、转作风”为核心,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干部蹲点暨“当一周工人”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生产一线,换身份、融真情、解难题,用“沉浸式”劳动拉近与职工距离,以务实行动提升服务效能。
转换角色:从“坐办公室”到“站流水线”
“过去调研多是听汇报、开座谈,现在则是实打实地动手操作、亲身感受。”一位工会干部在体验装配工作后感慨。
活动以“当好三个角色”为主线:干部们不仅是体验职工生活的“观察员”,更是倾听心声的“信息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员”。他们利用工余时间与职工拉家常、开座谈,记录薪酬休假、劳动条件等诉求,并积极协调企业回应关切。
“不仅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一线。”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妍梅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工会系统已有54名干部精准下沉18家企业,累计“当工人”超200天。
直击痛点:建组织,送清凉,解难题
针对小微企业建会难、新业态群体组织弱等问题,市总工会将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聚焦“三个重点”,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
在高新区和相山开发区,干部们指导16家企业单独建会,20余家小微企业组建联合工会,发展会员400余人;向快递、物流等新业态劳动者发放700余份“清凉礼包”、1000余瓶饮用水;同步开展“微思政课”10场,宣讲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此外,投入经费10万余元,帮助企业建设职工书吧、完善活动设施、解决充电桩等实际问题,推动安徽国轩象铝公司成为全省职代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蜕变成长:作风转变在一线,能力提升在基层
“一周的劳动,让我更加理解了一线工人的不易,也更坚定了服务职工的初心。”许多工会干部在心得体会中写道。
通过真劳动、真体验,工会干部不仅锤炼了务实作风,更提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要求每人下沉一线不少于5天,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作风在一线转变”,有效强化了工会队伍的使命感和服务意识。
从“身入”到“心至”,从“办公桌”到“生产线”,市总工会以一场“沉浸式”劳动实践,推动了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的“三重”转变,也为新时代工会工作如何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提供了生动答案。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李世宏
摄影记者 梅月 通讯员 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