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转变”暖企心 ——淮北市人社局持续深化“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

2025-09-09 09:07    淮北新闻网

近日,淮北高新区内一场特殊的“政企对话”正在热烈开展——市人社局组织劳动仲裁员走进园区,与50余家企业管理人员面对面交流。通过“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将劳动维权服务从仲裁庭延伸至企业一线,以服务模式的三重转变,为企业送上精准有效的用工指导,切实筑牢劳资关系和谐稳定“防护网”。

从“被动式”宣讲向“沉浸式”服务转变

以往的劳动法规宣传多以“单向输出”为主,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实际指导效果有限。此次“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打破这一局限,聚焦企业用工过程中的劳动合同签订、加班费计算等高频风险点,创新采用“法条解读+案例分析+模拟庭审”的立体化服务形式。仲裁员结合制造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的用工特点,针对性讲解岗位设置、薪酬结构、考勤管理等方面的差异,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具象可感。

更具突破性的是,活动搭建起“企业说困惑,仲裁给方案”的互动平台。现场,多家企业围绕“员工离职后社保衔接”“试用期考核标准设定”“工伤事故后续处理”等实际问题提问,仲裁员逐一即时回应,还针对部分企业的用工制度草案提供“一对一”修改建议,从岗位说明书撰写到绩效考核流程设计,手把手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制度,让服务真正贴合企业发展需求,实现从“泛泛而谈”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从“灭火式”裁决向“防火式”指导转变

“过去,我们更多是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坐堂办案’,属于‘事后灭火’;现在,我们主动‘走出’仲裁庭,‘走进’企业,就是要把服务重心前移,从源头减少争议。”参与活动的仲裁员介绍道。在此次活动中,仲裁员不仅解答企业当下的困惑,更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人员管理模式以及劳资双方的核心诉求,通过“把脉问诊”的方式,帮助企业梳理用工制度中的潜在漏洞。

针对部分企业存在的问题,仲裁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明确整改方向和时限。某制造企业负责人表示:“以前总觉得没发生纠纷就不用关注劳动法规,这次仲裁员指出了我们考勤制度中的漏洞,要是真出了问题,损失可就大了,这种‘提前预警’太及时了!”这种从“事后裁决”到“源头预防”的转变,有效降低了企业用工风险,也减少了劳动争议的发生概率。

从“单一式”活动向“融合式”服务转变

此次“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并非单次“突击式”服务,而是市人社局完善劳动维权服务机制的重要实践。活动结束后,市人社局迅速梳理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总结服务经验,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构建起“监察仲裁一体化调处体系”——对于复杂劳动争议,先由劳动监察部门上门调查、固定证据,再移交劳动争议速裁庭快速审理,形成“调解释法+执法督促”的工作合力,大幅提升争议化解效率。

同时,“流动仲裁庭”机制同步落地。仲裁员根据企业和劳动者需求,深入园区、社区开展上门庭审,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同步进行普法宣传,既让劳动者实现“家门口”维权,也让周边企业通过“以案学法”提升用工管理水平。这种将单次活动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的做法,实现了“一次服务、多重效能”的聚合效应,推动劳动维权服务从“碎片化”向“系统化”、从“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持续深化“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走进不同园区、不同行业,为企业提供更便捷、更精准的用工指导,切实推动劳动维权服务模式创新,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魏桦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