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我市餐厨垃圾处理领域迎来双重进展:国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改扩建项目顺利投产,全市有机废弃物日处理能力跃升至250吨;市城管局联合三区一县城管局开展专项检查行动,通过全环节监管筑牢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防线。
作为国家第四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我市近年来持续构建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位于淮北高新区的国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稳定运营,配备145吨/日餐厨垃圾处理终端和5吨/日地沟油处理终端;新投产的二期项目新增10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终端,并对收运体系进行全面升级。
升级后的处理线采用“预处理制浆分离+高温厌氧发酵+沼气发电”工艺体系,通过自主研发的分选技术实现油、水、渣高效分离。其中分选出的油脂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有机物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热力供应和自用发电,剩余渣料经饲料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形成完整的资源化利用链条。
据统计,当前我市建成区1272家餐饮单位每日产生100至150吨餐厨垃圾。二期项目投产后,总计250吨的日处理能力可充分满足需求,从源头遏制地沟油回流餐桌、废弃食物喂养禽畜等违法行为。公司同步建立的实时监控系统,可动态掌握全市餐饮单位有机垃圾产生量,为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在提升处理能力的同时,市城管局强化监管执法力度。7月份以来,联合三区一县城管局对辖区餐饮场所的餐厨垃圾开展专项检查,聚焦源头产生、中转收运和末端处置全环节,重点检查分类收集容器设置、收运协议签订、规范建立台账等情况,严查混装混运、私自处置等行为。
执法人员深入餐饮单位后厨及垃圾存放点,逐项核对处置记录,对问题单位当场责令整改。针对检查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城管部门建立专门台账和“回头看”清单,定期复查整改成效。同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法规讲解等方式,引导商户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处置流程。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餐厨垃圾“失踪”背后可能隐藏重大隐患。此次专项行动既是靶向整治,更是长效管理的开端。下一步将建立“常态化检查+不定期抽查”机制,依托数字化平台对重点餐饮店实施动态监测,对整改不力者依法从严处罚。同时通过社区宣传、商户培训等多元举措,推动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负责、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