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再添新地标——淮北交控相山中路车网互动综合能源站正式投入运营。作为我市首座集“光储充放”于一体的车网互动综合能源站,该站的投运不仅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新选择,更为淮北探索新能源与城市交通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车主点赞:充电快、服务全、体验佳
8月7日中午11点,相山中路综合能源站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多辆出租车、私家车有序驶入充电区域。在液冷超充车位前,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在进行快速补能。“从市区过来很方便,这里不仅充电速度快,还能顺便在休息区吃点东西、喝杯茶,等车的时间一点不枯燥。”车主李先生对站内服务赞不绝口。他特别提到,相比其他充电站,这里的电价很有竞争力,长期使用能节省不少开支。
同样前来充电的赵先生则对场站环境印象深刻:“车位多、布局合理,不用排队等位,充电全程有指引,体验感很好。”记者在现场看到,除充电区域外,站内还设有商业休息区、自助洗车机等配套设施,满足车主多样化需求。
功能升级:“光储充放”一体化科技感拉满
据了解,这座综合能源站由淮北交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原华润燃气加气站旧址升级改造而成,总功率达3000kW,设有28个快充车位、10个超充车位和6个V2G车位,可同时容纳44台车辆充放电。
“我们的场站实现了光伏、储能、充电、放电与商业服务的深度融合。”淮北交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综合部副部长张猛介绍,站内180kW光伏车棚年发电量可达15万度,所发电量直接为充电设施供电,既减少了对传统电网的依赖,又降低了运营成本;2套215kWh/200kW储能设备则能有效平抑光伏发电的间歇性,保障供电稳定,同时利用峰谷电价差创造收益。
最引人关注的是V2G(车辆到电网)技术的应用。张猛解释道:“当车辆有富余电量时,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车辆可作为‘移动电源’向电网反向输电,既能缓解电网负荷压力,还能为车主带来额外收益。”此外,站内10个液冷超充车位支持最大600kW功率充电,实现“充电3分钟,续航400里”,大幅提升补能效率。
试点先行:为绿色转型提供“淮北样本”
今年6月,淮北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成为全国9个试点城市之一。此次综合能源站的投运,正是淮北推进试点工作的重要实践。
据测算,该站投运后年充电量可达109万度,V2G车网互动年放电量约25万度,将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与电网调峰。作为我市首座车网互动综合能源示范场站,其创新运营模式不仅为淮北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有力支撑,更将为全国车网互动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记者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