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医保局精准释放改革红利 切实减轻门诊慢特病患者负担

2025-08-05 08:23    淮北新闻网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聚焦门诊慢特病患者医疗负担问题,通过优化政策、扩大范围、简化流程等措施,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截至目前,全市门诊慢特病报销73.8万人次,报销金额28705万元。

优化保障政策,提升报销水平。提高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病支付限额。为保障参保患者长期门诊治疗需求,将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病年度支付限额由原职工10000元、居民8800元,调整为职工20000元、居民17600元。规范统一慢性丙型肝炎病种及支付限额。将“慢性丙型肝炎1b型(编码M00204)和非1b型(编码M00203)”统一为“慢性丙型肝炎(编码M00203)”,年度基金支付限额由1b型职工9200元、居民8200元,非1b型职工5300元、居民4700元,统一为职工医保9200元、居民医保8200元。政策调整预计为参保患者减轻负担240万元。

扩大保障范围,完善服务体系。目前,全市门诊慢特病病种已达92种,其中普通慢性病病种44个,特殊慢性病病种48个,包括戈谢病、结节性硬化症等9种罕见病。全面取消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用药目录限制,患者只要使用符合病情的国家医保目录药品均可按规定报销。推行12周长处方制度,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情稳定患者单次取药量可延长至3个月,减少患者就医频次。

简化经办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建立待遇通达机制。帕金森综合症、先天性免疫蛋白缺乏症等8个病种实现“免申即享”,参保患者凭医保平台预享受名单直接认定并短信通知待遇;青光眼、重度特应性皮炎、恶性肿瘤等5个病种“即申即享”,患者申报后即时享受待遇。同步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10个慢特病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建立“双通道”供药机制,确保患者用药便捷可及。上半年通过药店报销慢特病6906人次,报销金额2429万元;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9604人次,报销金额639万元。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持续跟踪政策执行效果,动态调整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深化慢特病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改革红利精准直达患者,切实守护群众健康福祉。

见习记者 傅天一

通讯员 李华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