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以多元化执法模式为抓手,在维护执法权威的同时为企业留足整改空间,成为规范涉企检查、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截至目前,已推动10家企业完成自行整改,5家企业出具整改承诺书,3家拒不整改的企业被依法处罚。
为提升执法精准度,市交通运输部门对接省级监控平台线索,创新推出“告知提醒—约谈承诺—处罚惩戒”三步触发式执法模式。对涉嫌违法的企业,24小时内进行告知提醒,引导其自行整改并接受复查;若第二次发现相同违法行为,立即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其出具整改承诺书;对于第三次违法的企业,认定为拒不整改,依法予以处罚惩戒,并将其列入“信用中国”一般失信名单。这种分层处置的柔性执法方式,既守住了监管底线,又为企业提供了容错纠错空间。
针对企业“被动检查”的痛点,市交通运输部门同步建立邀约式检查机制,公开检查事项清单,明确可接受邀约的检查事项、法律依据及具体内容。企业可通过书面申请或登录“淮北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协同云平台”扫码提交检查申请,实现“企业点单、部门接单”的精准服务。目前,已有2家企业主动申请邀约检查,执法针对性与企业配合度均显著提升。
在常规检查中,市交通运输部门注重科学统筹,切实为企业减负。通过科学编制年度检查计划避免过度检查,严格落实“综合查一次”制度,联合运管、海事、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检查,以减少重复入企。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入企检查共124家次,其中联合检查占比超60%,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18.9%。同时,聚焦上级部署及行业突出问题排查整治等工作需求,开展针对性专项检查;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建立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名录库,实行随机抽选检查,并及时公开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执法透明公正。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让我市交通执法在强化行业监管与减轻企业负担之间实现平衡,为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记者 刘星 通讯员 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