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县域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5)出炉!淮北市濉溪县在创新发展分析中名列全省第一,在综合分析中名列全省第四,在开放发展分析中名列全省第八。

《安徽日报》2025年7月18日 6版-7版
《报告》由安徽日报智库联盟、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和安徽省区域发展研究会联合发布。
《报告》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三地一区”建设及有关研究文献,坚持新发展理念,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城乡融合、绿色转型、对外开放、生活品质和社会治理等七个维度,构建了25个指标体系对安徽县域高质量发展进行综合评价。
表1 安徽县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1)安徽县域高质量发展综合分析。根据表1的25个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肥西县、天长市、长丰县、濉溪县、颍上县、肥东县、凤台县、宁国市、当涂县和明光市等县(市)名列前茅。这些县(市)主要分布在合肥、滁州等经济发展活力较强的市域,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溢出效应显著。肥西县、长丰县、肥东县得到了合肥的辐射带动,天长市则通过融入南京、扬州等重要城市,为高质量发展赢得了更多机会。
表2 安徽县域高质量发展综合分析
(2)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根据GDP、GDP增长率、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肥西县、长丰县、当涂县、天长市、肥东县、宁国市、和县、来安县、凤阳县和巢湖市等县(市)名列前茅。从地区分布来看,合肥有4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占据绝对优势;滁州、马鞍山和宣城的县(市)在全省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分别有3个、2个、1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总体上与高质量发展排名情况较为接近。
表3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3)安徽县域创新发展分析。根据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产业结构高级化及邮电业务总量等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濉溪县、临泉县、五河县、天长市、肥西县、太和县、界首市、砀山县、萧县和全椒县等县(市)名列前茅。从地区分布来看,阜阳有3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滁州和宿州均有2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淮北、蚌埠和合肥各有1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
表4 安徽县域创新发展分析
(4)安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分析。根据人口出生率、新增常住人口、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及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等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青阳县、长丰县、颍上县、肥西县、太和县、石台县、和县、郎溪县、凤台县和霍山县等县(市)名列前茅。从地区分布来看,池州、合肥和阜阳均有2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马鞍山、宣城、淮南和六安各有1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
表5 安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分析
(5)安徽县域绿色转型发展分析。根据PM2.5年均浓度、单位GDP能耗量等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绩溪县、黟县、旌德县、含山县、石台县、祁门县、歙县、岳西县、庐江县和泾县等县(市)名列前茅。从地区分布来看,这些县(市)主要分布在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安庆和合肥,呈现出一定的区域集聚特征。
表6 安徽县域绿色转型发展分析
(6)安徽县域开放发展分析。根据经济外向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等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颍上县、肥西县、天长市、凤台县、长丰县、肥东县、宁国市、濉溪县、无为市和庐江县等县(市)名列前茅。从地区分布来看,合肥有4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阜阳、滁州、淮南、宣城、淮北和芜湖各有1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
表7 安徽县域开放发展分析
(7)安徽县域生活品质分析。根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占比、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每万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明光市、黟县、肥东县、当涂县、怀远县、肥西县、霍山县、无为市、太和县和庐江县等县(市)名列前茅。从地区分布来看,合肥有3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滁州、黄山、马鞍山、蚌埠、六安、芜湖和阜阳各有1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
表8 安徽县域生活品质分析
(8)安徽县域社会治理水平分析。根据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等指标的综合测评结果显示,石台县、蒙城县、金寨县、长丰县、霍邱县、岳西县、阜南县、寿县、广德市和凤阳县等县(市)名列前茅。从地区分布来看,六安有2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池州、亳州、合肥、安庆、阜阳、淮南、宣城和滁州各有1个县(市)进入全省前十位。
表9 安徽县域社会治理水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