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行善举成就大爱之城——淮北市慈善事业发展纪实

2025-07-18 09:13    淮北新闻网

淮北,这座历经千年风雨洗礼的皖北之城,自古便流淌着乐善好施的血脉。在这片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的土地上,1999年11月,淮北市慈善协会应运而生,开启了淮北现代慈善事业的征程。如一位坚守道义的行者,在时光长河中砥砺奋进,以善举为笔,以大爱为墨,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慈善画卷,让“好人之城”的美誉在皖北大地熠熠生辉。

廿五载光阴,见证着淮北市慈善协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蜕变。在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关怀与省慈善总会的悉心指导下,协会秉持“政治为先、济困为主、法治为本、文化为魂、创新为要、组织为基”的理念,将慈善的暖流精准输送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抗灾赈灾的前线,到脱贫攻坚的战场,从助学助医的征程,到扶老济困的行动,协会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累计募集善款物总额达1.3306亿元,发放救助款物1.247亿元,为9万余名困难群众撑起希望的蓝天,推动淮北慈善事业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稳健前行,更以优异成绩摘得“中华慈善先进机构奖”“中华慈善突出贡献(组织)奖”等一系列荣誉。

募集善款:汇聚爱心江河

筹集善款是慈善事业的源头活水。市慈善协会精心组织“慈善一日捐”,全市上下联动,党政机关率先垂范,2022年至2024年筹集1163.68万元,为困境儿童、困难家庭送去希望。积极设立慈善冠名基金,现有11项,如“顺达圆梦助学基金”连续23年发放近2000万元助学金给困难学子,“华松树人助学基金”累计让8700余名学生受益。同时,在三区一县推进“慈善社区(村)基金”,筹集330万元,濉溪县、相山区率先实现全覆盖,让慈善扎根基层。

项目实施:点亮希望星火

市慈善协会紧扣民生脉搏,精心策划实施慈善项目,搭建起全方位的救助体系。

慈善助困暖心窝。多年来,“慈善情暖万家”项目慰问特困家庭18069户,“情满相城”项目为2500余户困难家庭送去专业服务,“慈善淮北情暖职工”项目救助400名困难职工;慈善助学育未来,“爱心圆梦大学”项目帮助1470名学生踏入大学校门;“一帮一结对助学”项目让1141名小学生逐梦前行;“慈善希望小屋”项目为200名困境儿童打造温馨空间;“检爱相随慈善助困”项目,为29名受侵害女童和妇女提供救助,今年计划再投入20万元,继续用于救助此类特殊困难群体;慈善助医解疾苦,“阳光行动”项目救助480名重大疾病患者,“关爱的哥的姐健康”项目为3200名出租车驾驶员提供免费体检;“南京五维”项目援助1.47万人次尿毒症患者;慈善助老传温情,重阳节系列活动慰问6296人次困难老人;慈善赈灾抗疫显担当,四川汶川地震捐款1695.46万元,新冠疫情期间捐赠款物318.29万元,无论地震、泥石流,还是新冠疫情,协会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彰显淮北大爱。

资金监管:守护善款清流

公信力是慈善的生命线。协会以党建为引领,制定完善一系列制度,从《资助救助款物管理办法》到《财务管理制度》,保障善款物合理使用。定期召开理事会、办公会通报工作,改版淮北慈善网,建立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公示项目开展、捐赠救助、财务管理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聘请法律顾问,依法依规开展慈善工作,让每一笔善款在阳光下运行,守护好这份沉甸甸的爱心。

文化传播:厚植慈善沃土

市慈善协会注重慈善文化传播,打造立体化媒体矩阵,与市传媒中心等媒体联动,开辟专栏宣传慈善事迹,每年发稿200余篇。编印《淮北慈善风采》等资料,记录慈善历程。开展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通过广场互动等形式普及慈善知识。坚持“淮北慈善奖”表彰,激励更多人投身慈善,让慈善理念深入人心,使淮北处处涌动慈善暖流。

在这片土地上的慈善人从未停下探索进取的脚步。未来,市慈善协会将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扶持、法律规范、政策引导、民众参与的总体思路,拓展募集领域,健全救助网络,加强组织建设,提高救助效能,书写淮北慈善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新篇章,让慈善之光在淮北大地恒久闪耀,为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贡献慈善力量。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刘泉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