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运输执法领域,“重罚轻管”“一刀切”等传统模式曾让企业承压,制约市场健康发展。如何破局,实现执法力度与民生温度平衡?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给出创新解法——推出“告知提醒、复核约谈、依法查处”三步走柔性监管模式,走出“法理相融、教管结合”新路径,让执法既有雷霆力度,又饱含民生温度。
告知提醒,教育先行筑牢防线。当执法人员发现企业存在初次、轻微违规,或安全隐患尚处萌芽阶段时,“一罚了之”不再是选项,取而代之的是内容详实的“告知提醒函”,清晰列明问题症结、法规条款与整改方向,既纠错警示,也成普法“说明书”。执法队员同步“现场说法”,以耐心解读拉近与企业距离,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落到实处,从源头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
复核约谈,分类施策精准纾困。对需整改问题,执法部门拒绝“一刀切”时限要求,聚焦企业实际——看问题性质、论整改难度、察企业现状,量身定制“容期整改”方案。数月前,我市某公司因规模小、技术弱,出现车辆动态监控漏洞,执法人员不仅给予法定框架内缓冲期,更主动送上技术指导,以“精准纾困”传递执法温度,助力企业爬坡过坎。
依法查处,利剑高悬维护公平。柔性监管并非法外开恩。对经预警、整改仍置若罔闻,或触碰安全红线、恶意违法者,执法利剑果断出鞘。市交通执法部门坚守“零容忍”底线,严格依法立案查处,以“刚性执法”捍卫市场公平、守护安全底线。处罚不是终点,执法人员定期回访,跟踪整改成效、关注企业经营,用“闭环管理”体现执法温度与责任。
记者 刘星 通讯员 储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