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基因“声”入人心——第二届“先锋讲述微党课”擂台赛掀起全市理论宣讲新浪潮

2025-07-11 08:55    淮北新闻网

聚光灯下,扮演黄继光的选手拿着母亲的来信思考着,台下的观众也随着选手走进当时的情景;舞台前,讲述人从“小推车”到“新材料”、从“亦庄调研”到“淮北教育”、从“工业遗址”到“育人沃土”,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6月25日上午,全市第二届“先锋讲述微党课”擂台赛决赛在市传媒中心举行。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15组入围决赛的选手以“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用故事融化理论的坚冰,掀起理论宣讲的新浪潮。

据了解,此次擂台赛自4月启动以来,各县(区)委组织部和市委各直属党(工)委广泛发动,各级党组织踊跃参与,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紧密结合当下时政要点与本地发展实际,重点讲述党的奋斗历程和优良传统,全面展现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变革。

微党课的生命力在于有温度、接地气,以小见大、以情动人。

“这是二十年前临涣派出所通往辖区各村的道路,一到雨天,群众往返很不方便。社区民警程升华带着干粮扎进辖区,不顾条件简陋,二话不说埋头就干,一盏灯一直亮到深夜。”来自濉溪县公安局的选手梁雪曼结合一张又一张真实的照片,追忆了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三级警长程升华一生托举忠诚、守护平安的无畏担当。

“遥想当年,在党旗的指引下,有一段垦荒岁月。”市教育局代表队以情景式党课重现了淮北人民数十年如一日,“汗摔八瓣”在石质山上种出参天大树的“绿梦”:“我们的相山公园,是由淮北人民一次次努力,才让毫无生机的石头山,变成了现在树木茂盛的美丽公园……”

与首届大赛不同的是,此次大赛的党课形式从“一人说”向“众人讲”转变,从“单一课堂”向“多元情境”转变。从初赛到复赛,再到最后的决赛,选手们紧扣“党题”,彰显“党性”,生动讲述了朱务平、方志敏、赵一曼、黄继光等烈士的感人事迹,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政治立场、意志品质和政治品格;把党的创新理论同业务实践结合起来,说“大白话”、讲“身边事”,生动呈现了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的生动实践中涌现的先进典型、鲜活经验和身边榜样;聚焦基层、贴近一线,结合工作实际,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故事、真挚的情感,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非凡的党课理论盛宴。

“小切口”阐述“大主题”,“小故事”讲通“大道理”,“小环境”反映“大格局”……61名选手同台竞技,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加快锻造了一支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素质优良的党课师资队伍,切实提升了党课吸引力、感染力、浸润力。

“于我而言,教学实践与社会历练不仅滋养了我的精神沃土,更成为课堂上最生动的思政教材,让家国情怀与青年担当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淮北市华曜港利高级中学团支部书记王俣表示,此次参与擂台赛是荣誉,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未来,她将继续以党的旗帜为指引,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将理想信念的火种播撒,为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先锋讲述微党课”让党课从“单向灌输”转向“共情共鸣”,是创新党员教育形式的有效探索。下一步,将通过多种方式推广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微党课作品,将“先锋讲述微党课”教育平台打造成为亮成绩、学经验、补短板、扬优势的党员教育重要平台,不断增强党课的时代性和吸引力,助力党员教育“有滋有味有实效”。

当理论宣讲跳出照本宣科,当信仰传递搭载创新载体,这场擂台赛早已超越了赛事本身。或许,正如参赛选手们反复提及的那句话:最好的党课,永远写在为人民奔跑的路途上。

记者 俞晓萌 通讯员 淮组宣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