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
今天的淮北酷热持续
高温预警持续拉响!

摄影:万善朝
自进入7月
淮北就“长满”高温预警↓








这种天气
随便一动就是大汗淋漓
我们要警惕“高温杀手”
千万别轻信“心静自然凉”
赶紧补水、开空调、多吹风
关键时刻能保命!
紧急提醒!紧急提醒!
@淮北所有市民
“热得要命”不是开玩笑!
热射病正高发
淮北已出现了
↓↓↓
据濉溪县医院7月7日发布
7月5日19时许
濉溪县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
接连接收
7位高龄危重中暑患者
这7位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
其中一位90多岁
他们大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
家中少有空调
急诊医学科收治病人后
抢救室内
快速降温、补液、生命支持……
除一位老人
在120到达现场时已无生命征象外
其余几位中暑患者的病情逐渐平稳
中暑
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急性疾病
而热射病
就是最危险、最严重的中暑
可致人死亡
濉溪县人民医院特别提示
老年人
是热射病发病的高危人群!

什么是热射病呢?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中暑程度有多严重?
请留意这些“信号”
很多人觉得
“中暑不过是晒蔫了,歇会儿就好”
但医学上
高温对人体是一场“系统攻击”
根据严重程度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1、先兆中暑:最常见的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多汗、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此时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
2、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大量出汗,或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
3、重症中暑:这个阶段的中暑可能致命,包括: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电解质失衡(尤其钠、钾),肌肉痉挛(常见小腿、腹部),意识清醒但疼痛剧烈,就像案例中的黄先生。
热衰竭: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头晕、心慌、晕厥、低血压,可能进展为休克;
热射病:体温调节中枢失效,核心温度>40℃,伴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多器官功能衰竭(肝、肾、脑等),死亡率高达20%~50%。
图源:深圳卫健委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
老人和孩子
因为身体体温调节能力变差
对外在的温度感知不明显
在室内也可能中暑
在家中也不要因为“过度节约”
不舍得使用降温设备而中暑

高温天远离中暑
医生重要提醒
1、避开高温时段:10:00~16:00是一天中最热时段,户外工作者尽量调整作业时间,外出时做好防晒避暑,如戴宽檐帽、穿浅色透气衣物。
2、多喝水:不要等口渴才喝,尤其是在户外要多喝水,每小时补充200-300ml水或运动饮料(补钾、钠);避免一次性大量喝冰水(可能引发胃肠痉挛)。
3、关注“脆弱人群”:老人、儿童、孕妇、肥胖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是中暑“高危群体”,需重点监测。
4、环境“降温”小技巧:室内用风扇+空调(26℃左右),避免直吹;如果不得不在高温户外作业,要注意做好防晒、遮阳、通风。
如果发现自己或他人出现
先兆/轻症中暑症状,
记得做好这四步:
1、 第一步:转移降温
迅速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处(如树荫、空调房),解开衣领、腰带,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大血管处),或用风扇加速蒸发散热。
2、第二步:补充水分电解质
意识清醒者,少量多次喝淡盐水/运动饮料(每次100~150毫升,间隔10分钟);
3、第三步:物理降温“猛一点”
用冰袋(或用塑料袋装冰块+毛巾包裹)敷额头、腋下、大腿根;有条件可用30℃左右温水擦浴(比冷水更安全,避免血管收缩)。
4、第四步:密切观察,及时送医!
体温>39℃(摸皮肤发烫);
意识模糊、昏迷、抽搐;
呕吐不止、呼吸急促;
尿量明显减少(提示肾功能损伤)
记住:
中暑不是“忍忍就好”
及时干预很重要
千万别忍过头了威胁到身体健康
快!转发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