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线上申请当天就拿到了大件运输许可证!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不仅全程指导,还帮我们规划了最优路线,让设备准时送达工地,为项目推进节省了大量时间!”日前,我市某吊装公司负责人致电市交通运输局政务服务窗口,言语中满是感激。
据悉,该吊装公司因承接大型施工吊装器械设备运输任务,急需办理大件运输许可证。得知情况后,市交通运输局大件运输“一件事”专窗迅速启动“一对一”服务,通过线上预审、路线智能规划及并联审批机制,仅用1个工作日便完成全部手续。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聚焦企业办事难点,推出“三化”服务模式,推动大件运输审批全面提速,实现“一类件即时办结、二类件当日办结、三类件两天办结”,审批效率提升75%。截至目前,已累计办结大件运输许可46件,企业满意度达100%。
集成化服务
打造高效审批链
为提升审批效率,市交通运输局设立大件运输“一件事”专窗,推行“一窗受理、一表申报、一次提交”模式,业务骨干全程跟踪指导,提供“线上+线下”全流程帮办服务。为外地企业开通远程咨询通道,通过视频连线、云端预审等方式,推动政务服务从“企业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深化“减证便民”行动,依托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将申报材料从17份缩减至11份,精简率达35%,办事群众和企业跑动次数由3次减少为1次。创新电子证照跨区域互认机制,企业无需重复提交资质证明,真正实现“一次采集、全网通用”。
此外,通过“大件运输智能审批系统”,对一类件、二类件实行“自动核验、即时办结”,三类件通过“线上预审+线下联合踏勘”模式,审批时限压缩至48小时以内,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一体化协同
构建畅通运输网
在协同联动方面,市交通运输局与公安交警、城市管理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联合踏勘、同步审批”机制,将原本需串联办理的3个环节整合为“一次申请、并联审批”,办事环节减少60%。例如,近期为某新能源企业运输桥梁建筑模具项目,通过多部门联合现场核查,2小时内完成全部审批流程。
构建“市域统筹、县区协同”服务体系,针对跨区域运输需求,提前与途经县区公路、交警部门对接,实时共享路线规划信息,避免因属地审批延误导致运输停滞。今年以来,已为8家企业的跨省运输项目提供“无缝衔接”服务。
推行“审批+执法”闭环管理模式,审批部门将许可信息实时推送至交通执法系统,执法人员通过GPS动态监控平台对运输车辆全程跟踪,对未按许可路线行驶等行为及时纠正,累计保障200余车次大件运输安全通行。
宣传培训精准化
提升服务覆盖面
借助“淮北交通运输”微信公众号、政务抖音号等平台,市交通运输局推送大件运输相关规定及省级政策;开通电话专线服务,在线解读申报流程和典型案例,吸引百余家运输企业参与。针对企业反映的“分类标准不清晰”“材料填报易出错”等问题,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现场演示“安徽省大件运输许可审批系统”操作,并发放《大件运输办事一本通》流程指南,主动电话沟通运输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实时解答政策咨询,累计服务企业200余人次。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大件运输“一件事”服务,推动更多事项实现“智能秒批”“无感智办”,为企业降本增效保驾护航。
记者 刘星 通讯员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