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天还未亮,不少人仍在甜美的睡梦中,然而加油站里却灯火通明,工作人员熟练穿梭于加油机之间,为往来车辆提供加油服务,确保着城市能源供应。
4月19日早上5点,记者来到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淮北南黎路加油一站,看到工作人员李杨正引导车辆进入加油站,热情询问车主要加的油品型号,确认型号后将油枪插入油箱,不一会儿便完成加油。等车主开车离开时,李杨面带微笑挥手道别:“再见!”
今年42岁的李杨自2008年入行,从加油员、计量员成长为加油站经理,岗位虽然有变化,但热爱始终如一。她说:“以前是单纯做好本职工作,现在作为负责人,需要关注油品质量、场所安全、员工培训、客户满意度提升等多方面工作。顾客的一句‘谢谢’,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李杨在值班时遇到一位老人独自驾车来到加油站,车辆因低温导致燃油泵故障而无法启动。老人焦急万分,站在寒风中不知所措。看到这一幕,李杨和同事立刻行动起来,先为老人打了一壶热水暖手,又拿来棉衣给他披上;随后联系了附近的维修师傅,并主动提出帮助老人联系家人。在等待的过程中,李杨陪着老人聊天,帮助缓解焦虑。老人的家人赶到,连连向李杨他们道谢。老人红着眼眶说:“这么冷的天,你们让我觉得像回家了一样。”
今年大年初二的早上,加油站里车来车往,细心的李杨发现一个小男孩正四处张望,眼中满是恐惧和无助,眼眶渐渐发红。上前一问才知道孩子妈妈开车来加油,孩子下车去卫生间,回来却找不到妈妈的车了。起初,李杨以为是顾客在排队洗车,她就带着孩子一辆车一辆车去问,结果没有找到。因为孩子小,只能记得妈妈手机号码后几位,李杨只得通过监控调取车牌号,再联系交管部门查到车主电话。半个小时后,心急如焚的家长赶来,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声音颤抖地连声道谢:“太感谢了,要不是你帮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这个新年都过不好。你们的服务太暖心了!”
这些经历让李杨明白,加油站不仅是能源补给站,更是传递温暖的纽带。无论是暴雨天为抛锚车辆推车,还是指导老年客户使用手机支付;无论是严守安全规范杜绝隐患,还是在深夜为匆匆赶路的司机递上热茶……这些平凡举动都诠释着职业初心。正是团队的协作、对细节的重视以及对客户的真诚,让李杨和同事们赢得了信任,也让这份工作充满了温度。
记者 黄旭
摄影记者 万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