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和《淮北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意见》,近日,市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质量管理)委员会正式印发《淮北市2025年质量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全面部署四大领域83项重点任务,着力打造具有淮北特色的质量发展高地。
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增加农副产品和食品药品优质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98%以上。促进消费品加快提质升级,推荐并争取认定省级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2—3家。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全年滚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100个以上,竣工投产项目50个以上,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或新型智能设备100台套,培育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家以上,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00家,滚动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0项以上。争创市级优质工程(小区)不少于15个,获省级“黄山杯”奖工程不少于6个,培育3—5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培育3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2家,8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
坚决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实施质量创新工程。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产学研项目300个,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50亿元。全年认定新产品20个左右,培育“首版次”产品8件,全年新增省“首版次”软件1—2个。建强各类创新平台,2025年申报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3家以上,认定市级创新平台20家。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进智能申报、智能审批、智能导办、智能咨询等服务。深入实施质量强链,推进质量强基赋能工程。联合开展质量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深入推进质量品牌培育。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维护消费者权益。
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加强质量制度建设。推动各项质量激励措施落地落实,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产业政策扶持清单》,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健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体系,招引吸纳更多产业领军人才、科技人才团队,厚植“淮才必遇”“淮才优遇”沃土。
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深入实施质量文化提升工程,通过开展质量月等系列活动,营造党委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此外,《行动计划》还要求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淮北市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全提升,努力让人民群众有质量获得感、广大企业有质量提升感。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刘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