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第一家碳纤维保温材料生产企业、与国内多家光伏产业上市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碳纤维保温毡产能位居国内前列……自2014年成立以来,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淮北走过了1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安徽弘昌新材料“以品质引领市场以创新赢得未来”的理念,成为国内首家研发生产生物基保温材料的公司。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濉溪县刘桥镇的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展厅内硬质复合毡、液流电池毡、石英坩埚等产品各具特色,展现了材料科技的多样性,也为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公司主营产品涵盖黏胶基、PAN基、预氧纤维等系列石墨毡及硬质复合毡保温材料,具备年产6万只太阳能光伏及半导体生产用石英坩埚的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真空烧结、热工系统、储能、航空航天等生产领域。
碳纤维被誉为“工业黑色黄金”。
据了解,长期以来,黏胶基碳材料及应用的相关技术主要掌握在德国西格里、摩根等国际巨头手中,国内使用的黏胶基隔热碳材料主要以进口为主。作为中国高性能黏胶基碳纤维保温材料制造行业的创新引领者,弘昌新材料于2016年首创了黏胶基碳纤维保温材料的连续式生产制备技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国内黏胶基碳纤维保温材料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
生产车间里,只见白色的植物纤维在粉碎、梳理后,通过管道进入针刺机,然后经过压实、针刺织成纤维毯;白色纤维毯经过预氧、石墨化程序,成为黑色软毡。“这套设备是依照我们公司首创的黏胶基碳纤维保温材料连续式生产制备技术定制的,将碳化、石墨化工序合并,产能较原先提高了2/3,产品质量也更好。”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刘亚鹏介绍,公司所生产的Ⅱ代黏胶基保温材料属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性能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作为一家专注于碳纤维保温材料及制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弘昌新材料先后成立了淮北市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与中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国内重点高校开展产学研项目,对碳纤维保温材料深耕细作。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3项,主持制定绿色团体标准2项,截至2024年底取得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
“我们目前正在与中南大学开展‘废炭毡的回收与再利用研究’产学研项目,旨在将其转化为有用的资源,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刘亚鹏表示,下一步,企业还将以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改造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发展成为碳纤维行业的领跑者。
记者 俞晓萌
通讯员 刘燕 实习生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