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医保局立足医疗保障职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日间病床服务,助推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格局形成,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医保基金效率,形成兼顾“医、保、患”三方利益的良性循环。
优化医疗资源利用。市域内具有住院资质,安装医保基金智能监管系统并启用事前提醒、事中预警功能,在全院范围开通医保视频监控的37家医保定点基层医疗机构,经验收合格后均纳入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试点,2024年度共服务患者10865人次,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将常见病患者留在本地。
减轻患者就医负担。首批在安徽省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床按病种付费备选病种中选择腰痛病、面瘫病、肩周炎等8个中医病种,慢性胆囊炎、支气管肺炎、急性胃肠炎等10个西医病种开展按病种付费。诊疗期间不设起付线,患者的床位费、护理费减半计算,报销比例为80%,患者“白天住院,夜晚回家”,兼顾治疗与生活,大大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时间成本。
提升医保基金效率。按病种定额付费,超支由医疗机构承担,结余部分留用,激励合理控费,减少过度医疗。2024年,全市日间病床治疗总费用1289.02万元,医保统筹基金支付1109.27万元,与政策执行前相比,18个病种在基层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降低46.87%,人均个人自付219.78元,个人负担降低52.77%,平均少支出246.03元。
通讯员 邸云 徐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