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看东方”为题,报道了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最新进展。其中,淮北“面孔”万小特作为我国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的研发应用代表,图片报道刊登其中。
与此同时,3月19日上午,由安徽省科技厅、淮北市人民政府、安徽大学联合主办的安徽“双创汇”安徽大学走进淮北暨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举行。三方代表与“万小特”研发团队——淮电万小特实验室负责人左军共同见证了安徽大学-淮北万特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据了解,安徽大学-淮北万特人工智能联合研发中心将聚焦无人系统、智能传感等前沿领域,打造人工智能技术高地,为淮北乃至全省产业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双方将秉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围绕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在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构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左军告诉记者,作为校地合作的“纽带”,该中心将实施点对点的创新研发项目策略,联合高校科研力量集中攻克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人工智能在科技、生产、政务等领域的场景赋能,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淮北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于晓 通讯员 李一鸣 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