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医保基金安全堤坝,市医疗保障局组织全市定点医药机构开展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打出“查纠结合、标本兼治”组合拳,推动行业自律。
织密查纠网,全域覆盖无死角。将自查自纠主体从定点医疗机构拓展至定点零售药店,自查范围包括定点医疗机构各科室通用问题,上级规定的心血管内科、骨科等9大重点领域和零售药店常见问题,以及本地化的口腔医学领域问题,实现自查自纠全覆盖与重点领域结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
立起规则尺,全面扫描严体检。构建“国家标准+地方特色”指标体系,在省级324条问题清单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扩充至416条。口腔医学领域32项问题清单由市局牵头,我市公立、民营机构口腔科专家配合制定,涵盖共性与特性问题,实现监管规则“量体裁衣”。这套问题清单成为定点医药机构“体检手册”,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磨砺监管剑,靶向培训强内功。组织开展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及医保政策培训,覆盖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县区医保部门和部分连锁药店代表。通过“条文释义+模拟自查+现场答疑”三维教学,提升自查效果。开展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创新“法规解读+案例解剖”双轮驱动培训模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业务水平。
筑牢长效堤,标本兼治见真章。构建“自查自纠+监督检查”双轨机制,对自查走过场的医药机构亮“红黄牌”,纳入重点监控。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实施分级监管,推动监管模式从“运动式整治”向“常态化治理”转变,实现查处一案、规范一片,提升机构自我规范意识,为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淮北样本”。
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赵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