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能获评首批‘优质类’个体工商户,要感谢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是他们登门告诉我,符合申报优质个体工商户的条件,还帮助我从网上申报……”2月22日上午,市香包布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濉溪县杨家香包店负责人杨海玲感激地说。
去年6月,市市场监管局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淮北市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方案(试行)》,并于当年9月19日起开展个体工商户“名特优新”申报认定工作。“名”即“知名”,指产品和服务质量好、诚信经营、有一定品牌影响力,在县(区)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有较高市场占有率或知名度的个体工商户。“特”即“特色”,指依托区域文化和旅游资源,经营旅游接待、餐饮服务、手工艺制作、土特产品销售等地方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经营理念或经营方式独特,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工商户。“优”即“优质”,指社会责任感强、社会贡献度高,长期诚信经营超过一定年限,在服务某一领域客户群体或者产品线方面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个体工商户。“新”即“新兴”,指率先从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营,在当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和周边群众致富的个体工商户。
日前,经过材料审查、走访核实、层层审核等环节严格评审,我市首批“名特优新”135家个体工商户成功给予认定。其中,“知名类”个体工商户71家、“特色类”个体工商户19家、“优质类”个体工商户40家、“新兴类”个体工商户5家。
随着首批“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的认定完成,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将根据其发展特点,通过政策扶持和优化服务,推动“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吴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