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实施“一函二贷三免”,开具电子保函保证金41.53亿元,发放融资贷款2.67亿元,免收投标保证金2.78亿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资金活力。
用好“一函”。充分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金融服务”模式,搭建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平台,扩大非现金交易担保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范围,发挥电子保函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减负作用,为企业提供从申请、核准、支付、开具到使用全流程电子化“一键式”服务,有效缓解投标企业资金压力。累计开具电子保函20264笔,受益企业6532家,保函替代率达78.77%。
推出“二贷”。对接13家金融机构,推出公共资源“交易贷”“中标贷”金融服务,开发金融产品104款,综合授信310亿元;组织召开“中标启航贷动梦想”中标贷金融对接会,推动4家金融机构为5家企业新增授信3.9亿元、6家企业现场签订“中标贷”5060万元,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复元气、增活力。
实现“三免”。出台《关于部分工程建设项目试行“信用+承诺”免缴投标保证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对2000万元以下工程建设项目鼓励免收投标保证金。开发开通保证金“免申即退”系统,项目完成交易后,系统自动“原路”退回投标保证金,累计清退履约保证金677.69万元。协调第三方机构免收电子招投标在线交易CA锁制作费用,受益市场主体1.7万家。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