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
回顾过去的5年,我市各级妇联组织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姐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各行业各领域巾帼有为,建功时代,为推进我市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淮北贡献“她力量”“她智慧”“她风采”,巾帼芳华在江淮大地尽情绽放。
5年来,市妇联先后荣获全国家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位列省妇联目标管理考核第一方阵,获淮北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十余项,组织建设有关做法入围全国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案例,家庭工作、妇女维权等十余项工作在全国、全省会议上作交流发言,用坚实步履书写了新时代淮北妇联工作的时代答卷!
履职尽责激扬使命担当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发展和妇联工作,高规格召开全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时代淮北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全市妇女发展水平全方位提升,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意识逐步增强,参政议政水平持续提升,市级党代会女代表、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占比分别为29.5%、31.7%、33.9%。妇女对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成为“双创”重要力量,全市事业单位女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57.5%。全市妇女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妇女人均预期寿命增至81.33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妇女“宫颈癌”筛查率为73.23%,6.8万名农村适龄妇女接受“两癌”免费筛查。婚前医学检查率达96.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妇女儿童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妇女就业和社会保障更加充分,孤残留守流动儿童得到更多关怀救助,儿童教育资源更加优质,五年累计投入1479.83万元,新、改、扩建学校15所,新增学位2.4万个,幼儿园公办率、普惠率分别达65.7%、98.4%。
思想引领照亮巾帼之路
五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筑牢红色信仰,强化思想引领走在前列。围绕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节点、重大事件,广泛开展“巾帼心向党”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妇女群众颂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组建“党的女儿”巾帼宣讲团,创新打造巾帼思政“五课堂”,开展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3000余场次。在全省率先成立三八红旗手(集体)联盟,93名(个)三八红旗手(集体)加入联盟,建立三八红旗手(集体)工作室26个,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选树淮北市三八红旗手(集体)207名(个),32名(个)女性(集体)分获全国(省)三八红旗手(集体、标兵)称号。凝聚全市巾帼力量、整合资源,以“党的女儿”巾帼志愿服务队为统领,实施“党的女儿·红耀相城”巾帼志愿阳光行动,志愿者队伍达5.2万人,“苔花开”“太阳花”等巾帼志愿品牌闪耀淮北,相山区五益滨河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入选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
服务经济彰显女性力量
五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主动服务大局、担当作为,深化拓展三项“巾帼行动”,聚力创新创业,广搭妇女就业创业建功平台,淮北妇女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加广阔,在高质量发展中撑起“半边天”。
深化拓展“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在全省率先成立女科技工作者联盟,推动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八条措施”,在高校建立女大学生科研实践基地,为巾帼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大力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连续举办四届淮北市妇女创业创新大赛,培育优秀项目115个;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累计为2万余名创业女性落实贷款32亿余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争取省妇女创业项目资金871.85万元,扶持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60余个,打造“巾帼共富工坊”20家,带动3000余名妇女创业就业,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家政培训进乡村等培训活动840余场次,培训妇女2.3万余人次;在全省率先推进家政服务进社区,推动成立全省首个数字家政产业园,吸引62家家政企业、8992名家政服务人员入驻,打造放心家政网点(窗口)86个,让家政服务触手可及;深入实施“美家美院百村千户”行动,创建“美家美院”示范村57个,各级清洁家庭示范户5.3万余户,24户家庭获评省级美丽庭院。
弘扬新风传承文明之火
五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厚植文明理念,注重夯实家庭建设根基。积极推动以优良家风促政风带民风,让妇女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更加生机勃发。
选树市级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婆媳)等先进家庭725户(名),45户(名)家庭(个人)分获全国、省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婆媳)称号,通过树立典范家庭,引领家庭见贤思齐。举办清廉家风故事分享会、红色家风故事会、“家教润心共同成长”主题宣讲等家风家教宣传活动720场次,大力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举办公益婚恋交友、集体婚礼、“新婚第一课”等活动,弘扬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全市443个村和社区全部建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站),打造小板凳课堂等儿童身边的活动阵地,开展家教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723场次;实施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创新“3+”服务模式,打造“苔花护童”等品牌,1144名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1518名,开展关爱活动300余场次,促进关爱帮扶增高度、提精度、加力度、升温度。
维权护盾服务精准有力
五年来,各级妇联组织积极推动健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机制,全方位推进妇女维权、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和关爱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妇女家庭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娘家”温暖持续升温。
以“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为主题,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皖美乡村法治行等普法宣传活动3000余场次。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建立“1+1+1+N”婚姻家庭纠纷走访排查工作机制,组建街嫂、雷大姐、芬姐等一批专业婚调巾帼志愿者服务团队,三家婚调工作室获全省首批“皖家关爱”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示范室称号,调解矛盾纠纷5193件。成立全省首家12338维权服务中心,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信访接待、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政策咨询解答、法律宣传教育、心理疏导等多元维权关爱服务。实施妇女健康和“99公益”等妇儿关爱行动,对1887名城镇低保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筛查,争取全国、省“两癌”救助金286万元,整合社会救助资金及妇女儿童困难救助金47.5万元,救助“两癌”患病妇女531人。募集“99公益”爱心资金74.81万元,开展“春蕾成才”助学等关爱救助行动,为878名困难妇女儿童发放救助(助学)金225.85万元。
改革引路迸发基层活力
五年来,各级妇联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带妇建,以实施“破难行动”为抓手,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持续推进妇联改革向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全市妇联组织在新时代淬炼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
有序推进县镇村妇联换届,选优配强基层妇联执委4590名,一大批有热心、有专长、有影响力的妇女骨干加入基层妇联工作队伍;坚持党建带妇建,在“三新”领域建立行业妇联、商圈妇联等各类妇联组织3221个,率先在快递、网约车、外卖送餐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建立妇联,打造女性人才服务站,创新成立网约车行业流动妇女微家,打造“妇女微家”品牌,工作案例入围全国妇联改革创新案例。联合民政部门举办三届妇女儿童公益创投活动,扶持21个社会服务项目,精准服务妇女儿童3万余人次。两家社会组织入选全国妇联指导培育的女性社会组织(全省仅3个)。实施“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训计划”和行动计划,层层培训基层妇联干部4000多人;创新开展执委分组、项目领办等活动,促进基层妇联执委、妇女代表履职尽责、增强本领。
五载春秋,行稳致远,硕果盈枝。一项项举措,一个个数据,一件件荣誉,彰显了全市广大妇女“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的建功心声,勇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让人生更加出彩。
未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切实扛起新时代新征程妇女事业的使命担当,激扬巾帼之志、凝聚巾帼之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北篇章贡献巾帼力量。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周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