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生活居住条件,近期,市审计局开展了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推进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落实落地,兜牢基本民生安全底线。
聚焦重点,精准揭示问题。审计时聚焦残疾人权益保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保障和服务能力建设情况,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绩效”主线,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基础保障不完善、康复保障不到位、就业保障不真实、教育保障不充分等问题。将研究型审计贯穿审前、审中、审后全过程,提升审计揭示问题的精准性,促进国家惠残助残政策落地见效。
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疑点。审计对象涉及市县(区)残联、财政、税务等多个部门,康复托养就业机构及残疾个人及家庭,业务数据数量多并且分散,审计采取业务主审和数据主审双主审模式,安排信息化专门人员参与审计,熟悉掌握项目实施过程中业务数据情况,采集处理相关信息,为高效开展审计夯实基础。数据审计组筛查发现疑点,业务审计组核实排查,协作贯通,有效提升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深入实地走访,紧盯实施绩效。围绕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残疾人创业扶持补助、“阳光家园计划”托养服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实地察看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机构管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效果、种植养殖创业扶持项目规模,全面了解残疾人康复托养就业服务机构场地设施、服务要求、制度管理是否符合规范化要求,残疾人康复、托养、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服务质量是否达标等。
坚持边审边改,提高审计监督成效。审计期间对能够立查立改问题第一时间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分析问题产生原因,指出问题隐患,提出整改建议,做到立行立改,为规范残疾人权益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推动权益保障政策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 邹晨光 通讯员 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