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三米巷’调解,我家光伏板顺利安装,邻里关系也缓和了!”近日,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一名村民感慨地说。这起纠纷的圆满化解,得益于石台镇人大探索推行的“三米巷”工作法——通过人大代表牵头、多元力量参与、闭环式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巷口屋檐下,让基层治理充满“烟火气”。
该工作法以人大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调解智囊团”,围绕“听、问、议、和”四个步骤展开。在这起光伏板安装纠纷中,村民孙某担心光伏板遮挡阳光影响晒粮,邻居柳某则顾虑施工进度慢。“调解智囊团”成员首先耐心倾听双方诉求,随后邀请专业人员实地测量、进行数据评估,再组织网格员、司法所工作人员等共同商议,最终提出“光伏板降低30厘米”的解决方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三米巷”之名,源于梧桐村多年前村民相互礼让宅基地、共同拓宽便民巷的佳话。石台镇人大在此基础上,整合基层治理力量,推动“听、问、议、和”调解机制落地,实现纠纷排查、调处、反馈的闭环管理,有效破解了宅基地、用水、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常见矛盾。
“基层治理难不难?难!但只要把群众当家人、把矛盾当家事,就没有解不开的结。”石台镇人大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设立“流动调解点”,延伸服务触角,引导人大代表多穿巷入户,持续夯实基层善治根基,让“三米巷”真正成为纾解民忧、凝聚人心的和谐巷。
记者 王陈陈 通讯员 王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