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025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名单公布     杜集区“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案例榜上有名

2025-08-11 15:21    淮北新闻网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28日,人民网“2025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公布,杜集区“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案例榜上有名。

近年来,杜集区聚焦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坚持将加强党群服务阵地建强在群众“家门口”,将优质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把推动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作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制定《关于推进“家门口”党群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中心、站、点”多级阵地体系。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110余家。通过不断完善“中心、站、点”多级阵地体系,划分网格603个,选配专兼职网格员1061名,及时掌握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等情况,发现问题通过网格—社区—街道逐级反映解决,积极对接公安、城管、住建、民政等单位,限时办结并向群众反馈。立足“服务+治理”职能定位,设置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广泛吸纳“五老”人员、“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等加入调解队伍,凝聚治理合力,打造各类协商议事平台,及时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以“八有八建”为目标,杜集区对现有党群服务阵地进行“去行政化、去办公化、去形式化和亲民化改造”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小区(网格)党群服务站。社区通过资产盘活、破旧立新、化散为整等方式打造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网格)通过盘活闲置用房、廊道空地等方式,推动建立党群服务站,形成党群服务矩阵。同时,依托工会、城管、公安、金融等服务网点和社区、园区、商圈,建设15个“益新一驿”服务站点,让新就业群体“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开展“红淮集市”活动,推动“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拓展多元功能,将老年食堂、养老中心、“共富工坊”融入党群服务阵地,探索“党建+嵌入式养老”,组织开展焊工、电工、直播等技能培训。村(社区)找企业、引订单,组织群众进行手工制作、来料加工等,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依托“家门口”的党群服务阵地,杜集区把优质服务提供在群众“家门口”。今年暑假以来,高岳街道刘庄社区的公益辅导班,辖区孩子们每天在这里跟着志愿者学习和游戏,做到了家长安心、孩子开心。像这样依托家门口的党群服务中心开设的暑期公益辅导班,在杜集区其他乡镇和街道还有很多。找准群众需求,杜集区面向“一老一小”、流动党员等重点服务对象,推出6大类48项惠民便民服务,以“有求必应”的服务凝聚“一呼百应”的民心。下沉政务服务,全面梳理“就近办”“主动办”“掌上办”“帮代办”事项,将就业、医疗、社保、养老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家门口”党群服务阵地,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便捷优质服务。在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设置“一岗通办”服务台,选任“一岗通办”专员,探索“错时延时”服务模式,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记者冯冬梅通讯员杨智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