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杜集区张庄学校的课堂上,同学们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用斑斓色彩装点校园时光。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校园美育形式,杜集团区委联合淮北理工学院“红淮儿”支教社,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来到学校,通过精心准备的图文与视频,向同学们介绍扎染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染色工艺。从扎染的历史渊源到现代创新应用,从云南白族扎染的精美纹样到扎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志愿者们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对这门非遗技艺充满好奇与期待。
“同学们看,用皮筋捆扎越紧的地方,染料越难渗透,留白的部分就会形成独特的图案。”在实践操作环节,志愿者们详细演示了扎染的基础步骤,展示了夹扎、捆扎、折叠扎等多种扎结方法,并强调了不同扎法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从“染”的技巧,到染料用量比例及控制浸泡时间,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细致说明。同学们将白色棉布用皮筋层层捆扎,有的尝试用夹子夹出规则的几何造型;还有的别出心裁地设计出花朵形状的扎法。进行点染时,孩子们更是化身“小小艺术家”,小心翼翼地翻动布料,期待着“魔法时刻”的到来。当拆开扎结的皮筋与夹子,一幅幅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呈现在眼前——或如繁星点点,或似流云变幻,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惊喜与自豪。“原来扎染能做出这么多漂亮的图案!”同学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扎染作品兴奋不已,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
此次扎染支教课程,不仅让同学们学习了扎染技艺,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造力。据介绍,今年以来,杜集区已组织多场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让乡村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冯冬梅通讯员张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