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集区积极构建基层善治新格局搬出红板凳开起议事会

2025-04-25 09:24    淮北新闻网

4月21日,春雨一直下个不停。矿山集街道杜集社区付洼村村民赵满意高兴地在村中新修的道路上走来走去,再也不用担心到处泥泞和积水。而这一切的改变,就源于之前在他家小院内召开的“红板凳议事会”。近年来,杜集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打造“红板凳议事会”,推动民声听得更清、民情察得更准、民忧解得更快,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付洼村地势低洼,以前村里仅有一条狭窄的主干道是水泥路,村民家门口都是土路,每到下雨时土路就成了泥水路。去年底,村民们通过“红板凳议事会”向社区反映了这一问题。杜集社区党总支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并多次把红板凳搬进农家小院,开起议事会,征求修建方案。最终按照村民们的意愿把主干道拓宽,并把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提升了付洼村的“颜值”,也让村民们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环境。村民不论开车还是步行,出行更加便捷,这让大家十分高兴。赵满意不仅参加了在自己农家小院召开的红板凳议事会,还在会上与其他村民代表一起提出村道拓宽及管护意见。在亲身见证了村路的变化后,他不禁连称“红板凳议事会真管用!”

杜集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伟伟介绍,社区不定时将红板凳搬进群众家中院内,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现场直接为居民答疑解惑,把矛盾纠纷“被动调解”变为“主动排解”,为群众办实事。合情合理、办得到的要立即办,暂时还有困难的要做好解释工作,以暖心服务获得了群众信任。截至目前,社区共召开“红板凳议事会”50多场,收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宅基地纠纷等方面问题40多件。

据介绍,杜集区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群众诉求,线上开通“便民服务意见箱”等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线下推行“一岗通办”,社区保留必要工作人员在窗口服务,其余下沉社区常态化开展信息采集、“红色串门、暖心敲门”等活动。同时,积极吸纳社区网格员、楼栋长、居民代表、“五老”、青年志愿者等人员加入“红板凳队伍”,组织“红板凳队伍”定期走进群众中,主动了解社情民意,收集居民诉求,建立起“收集—协商—落实—反馈”的闭环治理模式,进一步延伸群众工作阵地,切实解决群众的关键“小事”,推动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记者冯冬梅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