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烈山区烈山镇榴园石榴种植基地里,一个个鲜红硕大的石榴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蜜一般的香甜。果农们穿行其间采摘石榴,一派丰收的景象呈现在眼前。车间里开足马力,采摘、打包、装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近年来,烈山区在发展石榴产业上下足功夫,把小石榴做成大产业,有效延长产业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田园风光,铺展开和美乡村幸福画卷。
点石成金 荒山结出致富果
榴园村,随处可见一株株繁茂茁壮的石榴树,石榴深深影响这里的人们。
烈山区种植石榴历史悠久,在《烈山区志》中就有“清代以珍奇果品进贡朝廷”的记载。榴园村塔山自然村万亩石榴园内,至今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榴园千余亩,现存百年以上古石榴树800余株,虽历经风雨沧桑,却因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古树依然生机勃勃,无愧于“绿色化石”“绿色文物”的美誉。
然而独树不成林。囿于山地种植,百年的古树,也没能为村民结出致富的果子。坡地无良田,旱涝没保障,久而久之,古树的根虽扎的深,收成不稳,交通不畅,“好女不嫁榴园村”的顺口溜在以前广为传播。后来,由村干部带头,总结出七步造林法,解决了荒山绿化缺土少水、树苗难以成活的难题,漫山的石榴树长势强劲,荒山披绿,林果飘香。再后来,“跨村联营”不仅为石榴畅通了外销的“绿色通道”,更带动了石榴产业的深入探索和发展。找对方向,找准路,山绿了起来,日子富了起来。
如今,烈山区现有石榴种植面积8.3万亩,以榴园社区为中心,辐射周边3个行政村山坡地带,绵延50多公里的山区范围内,8万多亩的石榴树笑迎客来。
“咱自家有10亩石榴,一棵石榴树大概能产石榴五六十斤,一亩地产量大概有3000斤。”榴园社区居民张后龙给记者算了一笔丰收账,现在家家户户都卖石榴,真正实现了靠山吃山。
石榴花开漫山红,石榴园外有风景。
走出石榴园,村居环境整洁,古桥、古井、小巷依依,融入榴花溪、四眼井纪念馆等文化景观,新建的榴园幼儿园,改建的榴园小学,升级的卫生室和休闲广场公共设施一应俱全……美丽乡村榴园村保留了皖北民居特色,留住了乡愁。
榴园,让流传千年的石榴,焕发了新的生机。
企业引领 产业链条越来越长
“以前有收成,吃不完又卖不掉,石榴干了,烂了都烧柴火。现在,石榴树枝子都是好东西!”榴园社区种植大户宋兴宝高兴地说。
榴树枝能干啥?让民宿老板邵景卫告诉你。
走进老邵在石榴园附近的农家乐,已是人满为患,阵阵香味扑面而来。“‘安徽招牌菜’榴园地锅鸡,石榴园里散养的本地鸡,石榴枝干生火、地锅烹饪,地地道道,一样不能少,那是相当火爆!”
石榴枝是好宝贝,那果子岂不是“金疙瘩”?
多年来,烈山区高度重视石榴产业发展,把提升石榴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重点工程,不断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并走好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路径。
烈山石榴自2022年起,陆续注册了“塔仙”“秋塔山”“淮北石榴”等商标,并先后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1-2003年,在全国石榴主产区科技协作会上,烈山石榴以粒大、核软、皮薄、含糖量及可食率高,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优质石榴。2003年、2004年连获“安徽省优质农产品”称号。2004年12月,上海国际首届林产品博览会上,烈山石榴是国家林业局展台上唯一的石榴展品。2007年在全国林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10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级石榴标准化生产基地,2012年获批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烈山石榴获批长三角绿色食品供应基地。榴园村也因石榴产业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国家级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荣誉称号。全区万亩石榴基地因品种和采摘期不同,通过冷藏保鲜,延长石榴上市时间,实现错季销售,光石榴相关产值一年可以突破1.2亿元。
如今,这个有着千年石榴种植历史的村庄继续以石榴产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新型经营主体拓展产业链,带动了同类及相关产业集聚延伸,培育出淮北市榴恋食品有限公司等石榴产业化龙头企业,树立了“塔仙”“秋塔山”“榴恋”等品牌,带动发展一批深加工企业群体,拉长石榴鲜果、石榴茶叶、石榴饮料、石榴酒等石榴深加工产业链条,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贫困农户”“企业+基地+农民”等联农带农模式,走出了一条石榴产业集聚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子。
“现在塔山石榴这个品牌很响,通过互联网销售与塔山石榴相关的产品,销路广、收入也高。”村民宋六龙说,目前我们已成立公司搭建电商平台,接下来将培育更多的本土销售人才,进一步打开市场,帮助农户增收致富。
三产融合 小石榴带动大发展
来到石榴小镇,入口处的“石榴红了乡村振兴馆”内,非遗、文创、农特产品等3个展销区正展示着数十种与石榴有关的农产品和文创产品。
“这款石榴发簪最受欢迎。”街区工作人员指着一根金灿灿的发簪告诉记者,发簪的一端是一朵石榴花。
为盘活石榴产业及文化资源,以文化赋能旅游,榴园村挖掘种植石榴的悠久历史,以石榴文化为基础元素进行整村提升,把村内每个角落打造成文旅路线上具有鲜明石榴文化特色的打卡点,建设“石榴+文旅”产业振兴示范村。烈山区烈山镇党委委员朱勇介绍,2023年四季榴园景区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70余万元,带动周边餐饮零售3000万元,为300名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近年来,榴园村已构建起产业、社区、旅游、文化等功能完备、富有鲜明产业特色和浓郁地方文化气息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石榴产业特色小镇,初步形成了“石榴+”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跨村联营模式也正助力景区做大做强,“以榴园社区为核心的四季榴园景区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跨村联营,景区内已经有10个项目进入运营阶段。”烈山区烈山镇党委副书记吴朝曦告诉记者。
站在距榴园不远处的馒头山观景平台,远眺“龙脊天路”,盘山公路将一个个村庄连接起来,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无动力乐园、高空秋千、高空滑索、云端露营……沿着盘山公路驱车而行,一个个游玩项目令记者目不暇接。
不论何时前来,榴园都是最好的时节。
振兴乡村、致富农民。烈山打好生态牌,生动实践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目前,石榴产业已成为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区从事石榴产业综合开发的各类组织及企业超20家,石榴产品总产值突破4.83亿元,石榴已成为富民增收的“甜蜜事业”。
石榴红了,农民富了,乡村振兴的画卷还在继续铺展。
记者 于晓 见习记者 陈倩 通讯员 邓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