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电,推广光伏建筑应用;落“地”扎根,厚植地源热泵功用;共“同”推进,开源节流能源利用;星“辉”初照,探寻筛沙淘金运用……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积极探索“光地同辉”,不断推进节能领域低碳场景应用,为我市建筑节能降碳注入新动能。
我市抢抓光伏产业迭代升级、光伏建筑加快应用的发展机遇,坚持追“光”逐电,重点打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目前,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及应用建筑面积累计达到145.69万平方米,建筑光伏装机容量累计达到129.29兆瓦,光伏板应用面积达到88.75万平方米,全部并网后预计年均上网约1.5亿度电,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约4.9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16万吨。
地源热泵具有太阳能光伏所不具备的生活热水热源供应功能,尤其是集中成片住宅小区,地源热泵送风温和、相对保湿、温度均匀恒定。我市坚持落“地”扎根,厚植地源热泵功用,已应用建筑面积达到130万平方米,在节能降碳的同时,也让用户的舒适度更佳。
我市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及新采光系统,进一步实现开源节流。例如淮北矿业文体中心项目,同时应用“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高弧形SL530导光管采光系统”等多种节能技术来代替常规能源应用,每年可节约用电量172.23万度,另外发电13.53万度。
此外,我市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产业,指导企业申报星级绿色建材认证,帮扶企业纳入省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并深入探索研究淘汰落后产能、推行清洁改造的“筛沙淘金”之路。其中,淘汰老旧水泥粉磨系统,建设年产260万吨绿色智能示范线,使水泥产能达到540万吨/年;淘汰老旧商砼生产线,建设现代智能化生产线,商砼年产能达到100万方;拓展产业链延伸,实现煤矸石脱碳年产100万吨,逐步构建我市绿色建材高质量发展格局。
记者 詹岩 通讯员 廖君 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