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淮北海关获悉,前三季度,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7.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6.2%,占同期我市进出口总值的49.4%,增速居全省第四。其中,出口32.3亿元,增长11.3%;进口5.1亿元,增长60.9%。
前三季度,我市以一般贸易方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5.8亿元,增长9.7%,占同期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的69%;加工贸易进出口11.6亿元,增长35.9%,占比31%。我市民营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4.4亿元,占比65.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亿元,增长105.4%,占比34.7%。出口产品结构方面,我市主要以机电产品、基本有机化学品、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分别出口14.3亿元、6.4亿元、6.4亿元,分别增长10.5%、下降7.4%、增长19.2%,占比分别为44.1%、19.9%、19.7%。同期,“新三样”产品出口3.4亿元,增长83.9%,占比10.4%。
今年以来,淮北海关多次开展“关企面对面”政策宣讲会,大力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智能审核服务,实现“随报随审、即刻出证”,帮助企业高效运用自贸协定政策,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优惠;主动对接商务部门,联动口岸海关、码头,发挥青龙山铁路“无水港”功能,打通运输、仓储、集装箱调度等堵点,为企业融入“一带一路”提供物流支撑;针对辖区重点出口企业和产品,提供定制化服务,实时收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相关标准、产品召回等信息,及时向企业预警,帮助企业规避进出口风险。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曹苏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