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发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呈现向好态势,截至9月22日,全市PM2.5年度累计均值为36.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9.6%;PM10年度累计均值为62.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8%;优良天数比例为70.9%,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1天,同比减少3天。
高位推动大气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专题调度、一线督查,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实到位。推动精准高效治污,增强非现场监管能力,依托走航监测、车载监测、用电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溯源排查污染来源。落实“三单制”督办突出的大气环境问题,下发提示函52份,转办函7份,督办函11份。
推进重点领域治理。加快火电、水泥、焦化等行业深度治理,11台煤电机组中已有4台完成“超净排放”改造任务,众城水泥、临涣焦化、鸿源煤化“超低排放改造”进度达到80%。巩固砖瓦企业转型发展成果,邀请省环科院对砖瓦企业进行测管联动,帮扶诊断在线监测系统,发现18家存在问题的企业已交办处理。加强重点施工扬尘项目监管,1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地安装在线监测设施,推动示范引领,创建9家标准化示范工地。稳步推进“三整治一保障”专项行动,按月梳理相关部门报送的餐饮油烟、噪声扰民、恶臭异味问题2507个,整改完成率为99.6%。
推动消除污染天气。开展重污染天气绩效分级,制定落实1200余家涉气企业“一企一策”应急减排清单。加强臭氧污染防治,臭氧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1天,制定实施《2025年淮北市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淮北市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淮北市2025年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源清单(第一批)》,推动臭氧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完成40余家涉VOCs重点企业帮扶,开展臭氧走航监测206次,发现高值区域168处,精准调度整改。
记者 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