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15时,骄阳似火,地面温度直逼40℃。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淮北车务段青町站站场上,47359次货运列车静静卧在铁轨上,被烈日炙烤的车身散发着滚滚热浪。外勤车号员李超文身着防护服,踏着滚烫的道砟,沿着股道开始逐辆抄录车号。眯起被阳光刺得发痛的眼睛,手中的黑色水笔在记录本上飞快舞动,精准记录着每一个关键信息,汗水顺着脸颊滚落,瞬间浸透了后背的衣衫。
“高温天里,股道间受列车散热影响,温度比地面还要高5到8℃。”李超文一边核对车号,一边解释。一滴滴汗水从脸颊流下,他却顾不上擦拭,直到逐节车厢核对完毕,才小跑着返回站调楼。凉爽的空调风扑面而来,他却丝毫不敢松懈,立刻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将记录的信息录入系统二次核对。“我们要做的就是确保实际现车和系统信息完全一致,内容准确完整。”他紧盯着屏幕,语气严肃。他深知哪怕是一个数字的差错,都可能影响整个铁路运输的秩序与安全。
青町站作为淮北车务段管内的三等站,承担着永煤集团、淮矿集团煤矿专用线的电煤运输重任。入夏以来,全国用电负荷攀升,电煤运输需求激增,车站每日需处理近50列列车的到达、出发、编组和解体任务。李超文和同事们每班要在股道间往返步行20公里,相当于绕操场走50圈,防护服下的蓝色衬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留下层层盐渍。
“站里准备了藿香正气水、盐汽水和绿豆汤,防暑措施很到位。”李超文笑着晃了晃手中装着绿豆汤的水杯。这份“清凉保障”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6月份,青町站累计完成电煤装车16023车、卸车13922车,发送电煤92.03万吨,为华东地区发电企业和钢厂运转筑牢了“能源生命线”。
烈日依旧炙烤着站台,李超文喝完半杯绿豆汤,又拿起记录本走向下一列待检列车。在这条关乎民生的电煤运输线上,他和同事们用高温下的坚守,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承诺。
记者 刘星
通讯员 赵文静 燕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