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暴雨过后,友谊巷1号院10栋的居民怀着焦急的心情来到相山区东街道幸福社区反映情况:因暴雨冲击,该楼栋雨水管断裂,且断裂处裸露出缠绕的电线,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接到居民反映后,社区网格员立即放下手头工作赶赴现场。在仔细勘察情况后,网格员第一时间拨通老旧小区维修队电话,迅速协调专业人员到场处理。这快速响应的背后,是幸福社区“幸福网格”三级响应链的高效运转——居民“吹哨”预警,网格员“应哨”调度,专业人员带队“结哨”攻坚。短短几天内,新的雨水管便更换完毕,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这一高效处置充分体现了社区“防患于未然”的治理理念。
据了解,幸福社区构建了“党建+网格”体系,依托党建共同体,社区党总支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1个应急网格。同时,整合屋面维修、水电抢修、太阳能检修、下水道疏通等6支专业队,联动课后托管、长者食堂、法律咨询等3支服务队,共同编织成一张24小时在线的“安全防护网”,为居民的生活保驾护航。
“险情哨声就是冲锋号。”这是网格员刘素贞常挂在嘴边的话。翻开她的网格日记本,里面详细记录着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养老资格待遇认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针对老旧小区飞线充电这一顽疾,定期组织“清线护管”行动;针对老旧小区下水道反味问题,安排“清道夫”团队开展预防性疏通……如今,社区服务已从被动“灭火”转向主动“防火”,“幸福网格”的治理根系正深深扎根于社区土壤。
据介绍,在幸福社区,专业力量的“硬守护”与邻里关爱的“软托举”实现了完美融合。11个应急网格如同毛细血管遍布辖区,6支专业队和3支服务队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生活方方面面。幸福社区通过“幸福网格”的精细治理,用实际行动织密民生防护网,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