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关系到千家万户。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食品的需求从“吃得饱”逐渐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
2025年我省“惠民菜篮子”纳入30项民生实事,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市发改委积极推进“惠民菜篮子”运营民生实事,充分发挥“惠民菜篮子”运营保供稳价作用,确保城乡居民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截至目前,我市已建立25个“惠民菜篮子”门店。今年以来,元旦、春节、五一、端午期间已按省发改委要求启动“惠民菜篮子”运营39天,惠民门店销售总量375.6吨,让利额约47.64万元。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惠民菜篮子”运营领导小组,负责“惠民菜篮子”运营的组织领导;落实“惠民菜篮子”运营启动和结束时间,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年度目标任务。
合理选定运营门店。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农副产品需求程度、交通便利情况等因素,合理优化“惠民菜篮子”门店布局。通过现场查看场地规模、营业执照、房屋租赁合同的年限等,选定符合条件且经营规范、口碑较好的大型连锁超市作为“惠民菜篮子”门店,基本做到主城区各主要居民集中区有效覆盖,在节假日、价格异动等期间,适时向群众供应平价农副产品。
规范惠民销售。按照省发展改革委要求在主要节假日、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及价格大幅上涨等期间启动“惠民菜篮子”运行的要求,我市25家“惠民菜篮子”门店积极组织货源,确保居民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活动期间,25家“惠民菜篮子”运营门店统一悬挂“惠民菜篮子”标识,使用同时标有市场价和惠民价两种价格的标价签,接受社会监督,且在超市显眼位置设立平价菜售卖专区,做到标志标识明确醒目、菜品摆放整齐有序,相对集中。
加强运行监管。严格执行惠民政策,活动期间各惠民门店每天推出20个品种惠民商品,其中蔬菜不低于15种,粮油肉蛋等各1个品种,15种蔬菜类低于市场均价15%以上、其他5个副食品低于市场均价5%以上,同时每天推出部分1元菜、2元菜向市场供应。市发改委联合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定期抽调专人负责做好巡查工作,对发现的明码标价和公示不规范,品种不足、未达到规定的下浮标准等问题如实记录并督促整改,确保惠民举措落实到位。
加强惠民宣传。每次启动之前均在市发改委网站、政府网站、政务微信等媒体上发布优惠时间、品种和门店位置等信息;规范安徽省民生工程惠民菜篮子各项标识,“惠民菜篮子”专用标价签、“惠民菜篮子”标识牌、“惠民菜篮子”运行公告、“惠民菜篮子”经营承诺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惠民菜篮子运营真正惠民生、暖民心。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