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多举措强化跨界河流污染治理 “十四五”以来,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5%提升至100%

2025-05-20 09:03    淮北新闻网

我市积极与相邻地市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探索建立跨界水体“共保联治”机制,用活检察公益诉讼机制强化跨界河流污染治理,协同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域环境。“十四五”以来,全市4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从25%提升至100%。近期,我市跨界河流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相关做法获最高检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肯定。

强化水治理上下游联动。借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跨界水体联合保护和水污染协同防治方面的创新制度和经验做法,推进跨省际水体一体化治理。我市与商丘市签订《跨市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开展跨界水体联防联控调研会商,联合加强水质监测、信息共享、污染源排查及环境执法等工作;与徐州市签订《淮海经济区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共治共享协议》等。相山区9条河流(沟渠)水质全部提升至Ⅳ类及以上,获评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加强跨区域水污染共保联治。与永城市、萧县建立“河长+检察长”机制,常态化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查、联合执法、联合治理。与宿州市签署《跨界水体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协议》和跨区划水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意见,探索开展交叉监督,推动相山区、萧县申报专项资金超1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水体治理和现代水网建设。召开联席会议,密切关注汛期上下游水质动态,开展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巡查及联合检测,加大跨界河流巡查力度,强化河道岸线保护,严防汛期水质下降。

用活检察公益诉讼机制。强化府检联动,完善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府检联动机制,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制度,深化检察、公安、水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信息共享、联动作战,形成工作合力。落实一体化办案机制,开展“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推跨界河流水体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专项行动,加强对基层检察院办案指导,实现线索统一收集、立案统一把关、办案统一调度、结案统一报批。2024年以来,围绕跨界河流污染防治召开联席会议12次、移送案件线索34条、协同开展调查核实15次,制发检察建议25件、磋商结案4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件。

记者 黄旭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