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大喇叭唱响“食品安全曲”

2025-05-15 09:05    淮北新闻网

今年以来,为深入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市食药安办、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全市308个村的5000只“大喇叭”,精心开展“送食安知识下乡、助和美乡村建设”宣传活动,唱响乡村“食品安全曲”。

精心编辑保健食品“小常识”。从保健食品的功能、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的识别、保健食品的警示语以及保健食品的消费提示,着重强调“四不”,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不要将保健食品用于治疗疾病、不要盲目购买和使用。

精心宣传食品选购“小技巧”。提醒广大村民购买食品要做到“三不”:不购买“三无”食品(无生产日期、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不购买过期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购买“山寨”食品(指假冒知名品牌,外观包装与正品相似)。同时注意“三查”:一看食品的外观、色泽有没有异常,二闻食品的气味,有没有异常,三摸肉类的弹性,用手按压看有没有回弹,有没有发黏等。

精心讲解食品识假“小提醒”。提醒广大村民警惕低价诱惑,远离“风险食品”。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食品,可能使用劣质原料或过期变质,切勿因贪便宜购买。警惕“免费试吃”“买一送十”等促销活动,拒绝“无中文标签”的奶粉或散装奶粉。

精心说明食品维权“小热点”。提醒农民朋友选购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企业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消费者对所购买的食品质量安全有质疑,或发现有虚假宣传食品,可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45。

通过农村“大喇叭”广泛宣传,让食品安全知识,识假辨假常识更加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农民朋友唱响了一首“食品安全曲”。

记者 朱冬 通讯员 吴义华

 

    视频新闻
    Copyright © 2016 - 2020 www.hb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4005324号-2 皖网宣备07004号 皖公网安备3406000202000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21000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32006
    版权所有:淮北市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