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民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全刚和主治医师张玄做客市传媒中心《名医直播间》栏目,向市民普及抑郁障碍有关知识,并提醒患者及时接受治疗。
据介绍,抑郁障碍是以情感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和持久的抑郁障碍状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抑郁症状群包括情感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失、精力缺乏、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注意力不集中、制定决策困难、自卑、自责、无价值感、体重与睡眠的变化以及自杀意念或行为等。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或激越,甚至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可能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核心症状、心理症状群与躯体症状群三个方面。
为了明确抑郁障碍的诊断,必须对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社会和生物学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精神症状和躯体问题,最终明确诊断并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评估的具体内容包括现病史、目前症状、是否有自杀意念,既往是否有过躁狂发作或精神病性症状发作,目前的治疗情况及疗效、过去的治疗史、躯体疾病病史、家族史等。
对疑似抑郁障碍的患者,除了进行全面的躯体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外,还要注意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1.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以及血糖;2.内分泌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激素检查;3.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4.脑电图、头颅CT/MRI检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腹部B超、相关免疫学检查等则根据临床需要进行。
总体来说,抑郁障碍在治疗方面可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中包含:新型抗抑郁药物(SSRIs、SNRIs、NaSSAs、NDRIs、SARIs)、传统抗抑郁药物(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四环类药物)、中草药等。心理治疗包含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等。物理治疗包含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深部脑刺激等。
经过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可缓解或显著减轻,但仍有约15%的患者无法达到临床治愈。首次抑郁发作缓解后约半数患者不再复发,但对于3次发作及以上或是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可高达90%以上。影响复发的因素主要有:维持治疗的抗抑郁药剂量及使用时间不足;生活应激事件;社会适应不良;慢性躯体疾病;家庭社会支持缺乏;阳性心境障碍家族史等。抑郁症状缓解后,患者的社会功能一般可恢复到病前水平,但有20%—35%的患者会有残留症状以及社会功能或职业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记者 黄旭 通讯员 黄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