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春风轻拂过淮北大地,这座城市便在绿色的怀抱中渐渐苏醒。绿色,充满生机与希望的颜色,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淮北城市发展始终坚守的底色。
新春植“新”绿,不负好春光。走进淮北的春天,植树造林工程无疑是那一抹最动人的新绿。连日来,在濉溪县濉溪镇乾隆湖、相山区渠沟镇瓦房村、杜集区朔西湖公园、烈山区三五山南侧……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广大干群挥汗播撒希望,携手共筑绿屏。新栽苗木迎风挺立、错落有致,在春日暖阳下舒展新绿,焕发蓬勃生命力。参与植树活动的市民李小腾兴奋地说:“感觉植树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劳动,更是对大自然的回馈。把一棵棵树苗栽入土壤,也是对未来美好环境的承诺!”据统计,2024年,我市持续实施科学造林绿化,完成了营造林2.7万亩,增绿扩绿山场覆盖面积近7000亩,大大提升了城市绿色空间和森林质量。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口袋公园,犹如散落城市街角的翡翠,为居民日常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舒适与便利。不久前,我市把2023年、2024年已建成的及2025年计划建设的20个“口袋公园”统一品牌命名为“淮小翠”,不仅体现了其小巧、精致、秀美,读起来也颇有乡音和亲切感。春日迟迟,春景熙熙,走进位于南黎路与濉溪路交口东北角的“纺织园”,红杉挺拔,松树峥嵘,仿佛与高耸的水塔争高,其间绿草花卉点缀,城市之美已然融入淮北细微肌理。原纺织厂退休职工张大妈正和一群老姐妹在健身步道疾走。她笑着说:“以前啊,想找个这么好的地方锻炼身体可不容易。现在家门口的公园越来越多,环境又好,每天来这儿活动活动,感觉身体都比以前硬朗多了!”这些公园绿地就像城市的绿色肺叶,不断地为市民输送清新的氧气,同时也成为市民们心灵的栖息之所。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这些天,霸屏淮北市民朋友圈的南湖梅花,正在丛中“笑”。随着天气逐渐回暖,南湖公园百亩梅园里,6000余株梅花竞相绽放,红似骄阳、美不胜收,一派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不少市民闻香而来,踏春赏花。而不远处的南湖湿地在水一方,隔岸观梅,湖面清波,更显梅影俏丽。市民陈先生带着孩子前来,他感慨道:“现在不仅孩子喜欢出来逛逛,我们大人也沉醉在美景之中。咱淮北担得起‘湖上美城’的赞誉!”南湖公园作为皖北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的水上休闲度假景区,也是淮北首个通过煤炭塌陷区治理形成的湿地公园,公园诸多景点与湖水相连,构造出自然和人文交融的景观带。近年来,我市以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为突破口,打造南湖、凤栖湖等一批旅游观光景区,将昔日的“矿山城市”打造成了“公园城市”。
这些春季的生态工程,就像一场场绿色的春雨,滋润着淮北的每一寸土地,也深刻改变着市民的生活质量。它们让淮北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让市民们在这座城市里感受到更多的幸福与温暖。无论是漫步在绿树成荫的街头巷尾,还是在公园中享受悠闲时光,抑或是在清澈的湖边欣赏自然美景,淮北的春天都充满了希望与活力,绿色映照下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越绘越美。





记者 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