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安徽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市体育馆开幕。现场,活力汇聚,激情澎湃。当中国奥运首金获得者许海峰受邀登场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一刻,记忆中的荣耀在闪烁,中华体育精神在发光。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中国人发出震耳欲聋的“奥运三问”。其中第二问——“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得到一枚奥运金牌?”沉默76年后,1984年7月29日,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来自安徽的年轻人许海峰,以566环夺得射击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1995年,作为中国体育射击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许海峰退役,转型为教练,先后担任国家射击队的总教练兼女子手枪组主教练和分管现代五项国家队,培养出37名世界冠军。如今,许海峰虽已退休,但依然忙碌着。在公益活动、体育事业的舞台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传递中国体育人的正能量。
在淮期间,通过安徽省2024年“优秀运动员江淮公益行”乡村振兴育苗活动,许海峰走进濉溪县双堆中心学校,与学生们进行了一场近距离互动。
距获得奥运首金已整整40年,可举国欢腾的骄傲和自豪却从未走远。对于“10”后的孩子们来说,许海峰是被写进课本里的冠军和榜样。当天,全校1800名师生,在操场上以整齐的队列欢迎他的到来。
现场,许海峰分享了自己在运动场上的经历,解答了学生们的疑问,并写下了“体育成就梦想”的寄语,希望激励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传承体育精神,吃苦耐劳,奋勇争先。“体育运动好处有很多,既健强体魄,也能培养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品质。”
所到之处,许海峰都被学生们团团围住,他们准备了笔记本、照片、衣服,强烈要求许海峰签名,许海峰一一满足了大家的要求。
活动中,许海峰还接受了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的专访,就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精神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许海峰表示,体育分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经达到了“三翼齐飞”,目前自己在做的就是做好体育文化宣传工作,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就安徽省来说,竞技体育缺的不是人,而是教练,需要正规系统地训练好一批教练。基层体育建设还要加强,三级训练体制是我国体育举国体制的优越性,只有深入推动基层体校建设,才能将体育发展得更好更稳步。此外,还要重点培育一些优势项目,比如射击、跳水等,才能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
“体育精神很广泛,简而言之就是团结协作,努力拼搏。”许海峰说,正因为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使得国家竞技体育势头不断壮大。拼搏精神就是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如果我们每个项目,每个人都真正实践好体育精神,事都能做成。”
随行中,许海峰曾经在省射击队的队友、淮北首个世界冠军裴玉珍告诉记者,许海峰对淮北的印象很深,与淮北走出来的射击名将纪刚、范小平、裴红权等,都是同一战线的“战友”。2004年,他曾前来为新建成的淮北射击馆揭幕。再次来淮,一路上许海峰对淮北的历史、文化等如数家珍。
参加完学校活动后,许海峰还前往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和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认真聆听了这片热土上的红色故事,详细了解了小推车红色文化和近年来我市为烈士寻亲工作。
记者 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