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特别荣幸成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得益于淮北转型发展的好时代,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和企业给的好政策。”9月27日上午,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综采安拆分公司工匠大师王忠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27年来,他从一名中专学历的普通煤矿工人,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省道德模范。现为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部高级技师、淮北矿业工匠大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勤奋,铺就成才路
“少年时代,由于家中困难,我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直接选择了安徽煤电技师学院,想早日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1997年,我成了一名普通的煤矿工人。2002年,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工作勤快踏实,我被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七大代表方国胜看中,收为徒弟。”当日,谈起往昔,王忠才的眼睛里有泪光闪动。
作为一名技校生,王忠才学历低、起点低,深知只有勤奋学习、脚踏实地才能干好工作。“勤奋、爱钻研、不服输,为我打通了前行的道路。只要努力,能吃苦,愿意干,所付出的汗水都会有回报。”王忠才颇有感触地说。
2003年的一天,早班采煤机出现不牵引的现象。他下井后查了一个早班,又连了一个中班,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当时采煤队长还有一些老工人揶揄地说:“查那么长时间都没查出问题,你干脆上窑吧,别搁这里耽误时间了。”
这些话语深深刺痛了王忠才那颗要强的心。“师傅为啥这么轻而易举地就把复杂的故障排除了?”当天晚上,他辗转反侧暗下决心,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去克服,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坚持下去,一定要把煤机维修技术学好,干出个样来给大伙看看!
钻研煤机知识是他的快乐所在,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学习煤机等综采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理等技术,家中的床上、书柜上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和技术资料。对师傅的指点和辅导,更是仔细听、用心记,上班学、下班看,有时候做梦都在琢磨图纸,渐渐地把采煤机“装进”了大脑,在处理采煤机故障的效率、效果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为了方便学习,每一型号的煤机资料他都准备两套,家里放一套,工作服里装一套,走到哪学到哪,达到“手不释卷、物我两忘”的地步,每一款煤机结构他都了如指掌,处理煤机疑难杂症手到擒来。
每次处理好煤机故障,王忠才都要做一个案例,把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随时记录下来,举一反三,寻找故障处理改进的方法。通过摸索,他总结出的“听、看、摸、测、敲、悟”采煤机故障“六步”处理法,能快速找出煤机故障的原因,为排除故障、恢复生产赢得了时间,为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敬业,百米井下写忠诚
2009年,王忠才代表淮北矿业参加全国煤机司机技术比武。赛前他把自己关在“方国胜培训工作室”苦练基本功,比赛结束后,他整整瘦了12斤。在那次的大赛中,王忠才取得了淮北矿业历年来的最好成绩,被授予“全煤系统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为了抢修煤机,王忠才曾经一天下3个井,从井口到工作地点一个来回就能超过10里路,中间还有上千米的上山和下山,光来回走路就相当于一个小“马拉松”。“因为责任在肩,所以也没感觉到累,就是一门心思想着要赶紧排除故障。”
2008年初春的一个中班,入井前他和妻子说好了,晚上一起为儿子过生日。就在他处理完当班任务准备升井时,另一工作面的煤机却又出现了故障。望着工友们求援的眼神,他没有犹豫,上山、下山辗转几公里路来到故障工作面,经过几小时的努力,排除了故障。
凌晨一点,一身疲惫又满怀愧疚的他回到家中,等候的妻子和孩子已经依偎在沙发上睡着了……
在百米井下攻克难关,是王忠才的工作日常。
他对技术革新情有独钟。400型运输机联轴节与刹车盘是平键连接,时间长易生锈,更换费时费工。通过细致观察、反复研究,他制作了扒联轴节的扒子,经现场使用工效提高了6倍。
160型转载机机尾原装置紧、掐链操作繁琐,易磨损设备,王忠才提出了在机尾轮两侧加装液压千斤顶,利用液压控制链条的张紧度,减小了链条磨损度,使掐链条的次数降低75%。700型采煤机的行走轮销子经常损坏,以往处理的时候必须拆掉整个行走轮,再更换新的轮子,费时又费工。经过多次研究试验,王忠才和师兄曹勇制作了一个拔销工具,既安全又省时、省力,使工效提高一倍以上。
近年来,王忠才独立或与工友合作,完成“联轴扒子”等20多项技术革新改造。他主导的“乳化泵高压出口技术改进”项目获得了矿技术革新一等奖,他的“土发明、土创造”累计为企业创效达2000万元。
传技,言传身教无保留
“王忠才大师的两名徒弟在第十三届淮北矿业集团‘名师高徒’大赛上荣登‘首席名师’榜。徒弟都成名师了,真厉害!”今年初,在王忠才大师工作室内,前来参加电液控常见故障处理培训的学员课后聚在一起交流着。
实践淬炼,大胆探索攻难关的王忠才,近年来肩负着为企业培养更多技术人才“传帮带”的重任,来自淮北矿区的技术精英纷纷汇聚于此,进行培训交流。
王忠才认为,一个人的本领再大,也是有限的,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提高了,企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为更好地做好“传帮带”工作,每次处理好煤机事故,他都将故障现象、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随时记录下来,利用班前班后会、业务培训班向青年职工讲解,目前已经记了大大小小近十本,这些工作记录成为职工争相传阅的“读物”,成了他的徒弟、所在区队的“制胜法宝”。
如今,面对百里矿区不同单位、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作业习惯的新学员,以及不断更新的设备技术,工作难度和压力成倍上升。如何“传”出好经验、“帮”出好成效、“带”出好气象,成为王忠才的新课题。
每次培训前,王忠才都会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己的“储备库”。培训中,由于所讲授的课程与工作实践密不可分,他常常把课堂搬进现场,将实例教学、现场教学、启发教学相结合,手把手传授技术绝活,将自己的综采机电设备故障处理排查方法与大家分享,让培训更直观,易学易懂。培训后,他跟踪学员的现场运用实效,及时予以指导,弥补技术短板,助其能力提升。在他的培训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徒弟宫东、孙春、朱永双、屈彦飞、刘孝达等人多次在省、市和淮北矿业集团的技术大赛中摘金夺银,逐渐成长为矿区综采机电设备维修的行家里手。
近几年,王忠才领衔的工匠大师团队组织开办了综采(掘)维修工技能提升班和智能化、电液控设备维修人员培训班,为淮北矿区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维修技能人才,目前已累计培训学员2200多人次。
今年4月,全国总工会公布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安徽省仅有8人,王忠才光荣入选。
以匠心引路,以技艺育人。荣誉加身的王忠才,仍不忘初心。“练就过硬技术,怀一颗匠心,做一个匠人,是我最初的梦想,也是一生的追求。我将继续立足岗位,不懈奋斗,为企业和城市的高质量转型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韩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