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7家获得第十届淮北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的单位受到了表彰。自2010年我市设立“市政府质量奖”起,至今已开展了十届政府质量奖评选工作,全市共有28家企业获评“市政府质量奖”。
近年来,我市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树立了一批质量标杆,推动全市质量水平大幅提高,全市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高位推进,总体规划。开展质量提升和质量品牌创建,强化监管,夯实基础、锻长补短,推进社会共治。将质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深化长三角区域合作,政务服务实现181个事项“跨省一网通办”。推进质量强链,实施质量攻关。开展质量强链专项行动,梳理问题清单,深入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实施“走访调研+资料分析+专家会诊+集中帮扶+交流推广”的工作模式,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进万企”行动。今年以来,对2个重点产业集中区、4个行业、20家企业开展“一对一”会诊和帮扶指导,共计出动巡回问诊专班25个次,开展质量技术培训6次,开出质量诊断书22份,解决质量问题62个。
开展卓越绩效“面对面”帮扶。举办160余人参加的卓越绩效质量管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水平。针对有基础的20家意愿企业,开展卓越绩效“面对面”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推广帮扶活动,有组织地学习、导入和实践卓越绩效标准,并依据卓越绩效标准进行自我评估,识别企业自身优势和改进机会,促使企业重新认识自我,找到经营管理中的不足甚至缺陷,明确提升经营绩效的努力方向。
出政策,创品牌,树标杆。出台并完善各种专项质量政策,修订《淮北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推动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梳理制定《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按年度兑现质量奖补资金。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和质量品牌创建,20家企业获评省“皖美品牌示范企业”,24家企业获“食安安徽”品牌认证,获评“省质量强县区”2个、“省级铝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1个。
据了解,我国政府质量奖采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作为评选标准,通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树立以质取胜的标杆和样板,引导企业不断追求卓越,促进质量改进和绩效提升,提供“比、学、赶、超”学习榜样,激励和引导企业向全市、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标杆企业看齐,学习和应用更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标准与方法,全面推动质量进步。目前,我市28家获奖企业均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质量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市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发挥了质量引领作用,为推动淮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 徐志勤 通讯员 刘庆峰